娶她到休她,这么长的时间里,她付出良多,但安瑾瑜唯一正儿八经送给她的礼物,便是某次顾相情想要白玉簪子的时候,他心血来潮也给元玉婉买了一支。
元玉婉从未收过安瑾瑜的礼物,在收到青簪后大喜,将它保存起来,直到收到安瑾瑜休书的那日。
元玉婉只做了一件事——将那保存得完好无损的青簪,砸了个粉碎。
而这词里,寄什么不好,偏要寄青簪!
安瑾瑜不知是他想多了,还是对面那人和元玉婉有什么关系。
可是,若单是这么一句,或许还能理解为误会,但安瑾瑜再念两遍,便读出了这词中的苍凉之意——
“本欲登楼候月,恰逢故时青苔。”
本是怀着愉悦的心绪外出赏景,结果楼还没登上去,便在楼的附近看到了许多青苔。
而这青苔意味着这楼已经有许久无人来过了,仿佛是以元玉婉的口吻,在控诉自己受了长久的冷落与薄待。
“风停千里外,谁寄青簪来。”
她独自吹着清风,想起了曾经送她青簪的那个人,但夜风中,注定只有她自己,不会再有人寄什么青簪了。
“洗妆不退眉暖。”
女为悦己者容,即便再不需为谁上妆,但这般清淡素雅之下,我还是我。
“琴声悠悠笛声远。”
这句大意是琴声还在,但笛声却远去了。
唯独这句,让安瑾瑜捉摸不透。
安瑾瑜曾经学过两年笛子,但元玉婉并不会弹琴,他也从未在元玉婉面前吹过笛子。
此人八成像元玉婉,但最后一句,却让他觉得好似又不是元玉婉。
安瑾瑜突然感到有些心慌。
他早就在休妻的时候跟元玉婉说过,他会给她一笔钱,以后她带着孩子活不下去了,可以给他寄信。
只要他能飞黄腾达,钱的事儿不是问题,他可以保证她今后不会饿死街头。
但同时,他也有个要求——不许她再露面,让她有多远滚多远,不要耽误他今后的仕途,更不许私下将他过去的事儿往外说,否则她的家人,包括他在外流放的父亲,他全都能找到并弄死。
甚至,他还会当夜将她找到,将她连同孩子一起弄死。
总之就是一句话——只要她肯老实的消失,他会给她钱,她若不依,那便休怪他要她的命了。
故而,安瑾瑜在看到这首专门控诉他的词后,第一反应便是高声问道:“敢问作者是哪位?”
这时,刚刚被他斥得抬不起头来的魏青可逮着了机会,连忙催促道:“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