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大王来了,他不疾不徐的放下手中书,然后撩衣襟跪地施礼,说道:“大王。”
“恩!”我应了一声,走到赵良近前,边拿起他放下的书籍,边随口说道:“起来吧!”
“谢大王。”
赵良看的是相对比较冷门的兵书,我翻了几下,又放了回去。我举目看向赵良,双手向身后一背,笑吟吟地得意道:“赵良,本王就要出征了,但没打算带上你。”说完话,我双眸直勾勾地盯着赵良,看他作何反应。
不过令我失望的是,赵良脸上丝毫没有难过或者受冷落的落寞之色,依旧是一派平静。他淡淡地说道:“臣祝大王旗开得胜。”
这该死的家伙!我再一次领会到让赵良服软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。我故作无所谓地耸耸肩,悠然说道:“你就老老实实、规规矩矩的给我呆在大营里吧!我要让你看看,没有你,我照样可以西进灭九黎!”
赵良垂首应道:“大王英武神勇,壮志雄风,灭九黎之战,取胜自然易如反掌!”
这话让我怎么听都不觉得赵良是在夸赞自己。
“哼!”我重重哼笑一声,说道:“你留在营中给我好好的反省,什么时候反省清楚了,我就什么时候重新启用你,反省不清楚,就准备老死营中吧!”说完话,我一甩袍袖,气呼呼地大步流星而去。
等我走后,程山铭轻轻叹口气,路过赵良身边的时候,他不满地低声说道:“赵帅,大王既然肯来见你,就说明大王的气已经消的差不多了,是让你给个台阶下,好重新启用你,可你……你怎么如此执拗?”
赵良感激地看眼程山铭,淡然而笑,说道:“我自认未做错什么,若大王不肯原谅,我也没有办法。”
“你……”大王的脾气倔,可赵良却更倔,程山铭无奈地摇摇头,生怕自己耽误的时间太长,引起大王不满,他简单扔下一句:“赵帅好自为之吧!”说完,急匆匆走了出去。
第二天,清晨。
天山军率先起程,六万大军向西进发。天山军前脚刚走,王城军也跟着起营拔寨,紧随天山军之后,直奔肖陵郡。
等到了肖陵郡和河西郡交界处,十万之众的王城军原地驻扎,天山军作为先头部队,继续逼近,进入到肖陵郡境内。
肖陵郡的郡首名叫林翰,此人是武将出身,通晓兵书战策,极善用兵,早在白苗攻陷河西大营的时候,他便开始积极聚集全郡的地方军和民团,连日来,肖陵郡的九黎士卒已聚集到五、六万人,虽然兵力无法与白苗相抗衡,但他们是本土作战,熟悉地形,占有地利、人和的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