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在师父、师伯、师叔那里,我都许久没喝到了。”
赵玉真道:
“师父虽看好我,说我是什么至真至纯的转世仙,还算出我命有劫数,一生不下山,可保青城山百年香火繁盛,一旦下山,则战死荒滩,血流成河。”
“但同样看好我哥,言他是天生道体的神仙命,只需体悟天道,便有望武运天运一肩挑,乃至坐忘得道。”
他顿了片刻,稍显犹豫的道:
“此外,大师兄该不会以为每次喊我哥二师弟后,所遇到糟心倒霉事都只是意外?”
王一行一拍大腿:
“我就知道是还真师弟干的,凭我的修为境界,怎会走路摔跤,飞鸟从头顶掠过,左避右躲之下,身上还是沾染到鸟屎。”
“小师弟,你说他是怎么做到的?”
他一脸的不理解:
“武学之道,先是一品至九品,前九品为打造武学根基,因此在江湖之中,称不上是什么高手,算是二三流的存在。”
“九品之上的金刚凡镜,便是寻常武夫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门槛,此境意指不取六尘万法,无坚不摧,能够身如金刚,无坚不摧,倒也称得上是高手。”
“再进一步自在地境,意指心若自在,地上无敌,达到这一重境界,能精修各种五花八门的秘术,从而实力大增。”
“到了逍遥天境,便能以天道为武力,一刀一剑有万物呼应,细分为九霄、扶摇、大逍遥、半步神游。”
“若臻达大逍遥至境,就已能够名震天下,被世人认作剑仙、刀仙、枪仙。”
“最后的神游玄境,静坐闭目之间,神思却能畅游万里之外,举目间万物惊惧,苍天变色。”
“若说半步神游之境是人仙,踏入神游玄境就是地仙。”
王一行愈发的不理解:
“我都已经到了自在地境,还真师弟凭甚暗算到我?”
赵玉真想了想,道:
“或许这就是天生道体,哪怕没有修炼,也能通达天道,以天道为武力,与万物呼应。”
王一行听后,不禁长叹一声:
“唉,做你俩的师兄,实在是太不幸了。”
与此同时,三清殿的一间偏殿。
一位十一二岁的青袍小道士端坐在桌前,而桌上趴着一名三十多岁的书生。
随小道士指尖轻敲桌面,书生悠悠转醒,他一脸迷茫的愣了许久。
当双眼逐渐恢复清明,方才对面前的俊颜小道士叹声道:
“寒窗苦读三十载,不及仙人一场梦,黄粱酒果然名不虚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