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。
他坐在龙椅之上,看着底下的群臣朝拜。
心中既有害怕,也有紧张。
但身后的帘子里头,却传出来的一句淡淡的言语。
“皇帝莫怕,有哀家在。”
也正是这一句话,让他安心了不少。
尽管只有八岁。
尽管朝中大多数的臣子都仗着资历总是顶撞于他。
尽管他已经许久没有睡过一个懒觉。
尽管他时常会从马背上跌落摔到。
但他从来都不畏惧。
不畏惧将来之事。
不畏惧虎狼之臣。
并且在太后接下来近八年的垂帘听政之中。
学会了如何去迂回的对待朝臣。
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绪态度。
学会了如何制衡和御下。
同时,也学会了如何用前朝和后宫互相掣肘。
一切的一切,都是为了天下百姓,为了大魏江山。
皇帝十六岁那年。
是他与许皇后的大婚之年。
同时也是西北侯家的宜妃和林相爷家的敏妃入宫之年。
大红的龙凤烛燃了彻夜。
阖宫上下都是一片喜庆。
但慈宁宫中,还是安安静静的。
文兰端了一杯太后喜欢的茶进门。
便见到太后还如从前般爱看书。
只不过从前读的是治国之策,驱兵之谋,而现在,不过是些闲书。
“长春宫的灯熄了吗?”
“回太后,熄了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
皇帝这些年办事处理国政,她都看在眼里。
年纪虽小,但手腕之厉害,连她都未必比得上。
有这样的儿子,她很骄傲。
大魏有这样的皇帝,她亦很放心。
所以淡淡的说了句。
“等料理完张家的事情后,咱们就去五台山吧,哀家从前就很喜欢那里,只可惜未有机会。”
“是,奴婢愿一生追随太后。”
太后的番外,视角是从文嬷嬷下手的。
基本上还是把太后这个角色从年轻到做太子妃,再到做皇后,最后是太后的一个过程给写完了。
我自己还是很感慨的。
毕竟这个角色我觉得很丰满。
对于她而言,小情小爱从来不是什么大事。
家国,天下,百姓,才是最重要的。
她牺牲了自己的自由,幸福,女儿。
但是换来了一个好皇帝。
站在她的角度来说,是值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