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丽莎白一世放下手中的羊皮卷轴。
她抬起头,目光如炬,扫视过鸦雀无声的大厅,最终定格在张四维身上:“尚书阁下,请转达我对大明皇帝陛下最深的谢意与敬意,他的远见卓识,如同照亮迷雾的灯塔,英格兰,同样渴望与伟大的东方帝国架起友谊与通商的桥梁。”
她微微抬手,示意宫廷总管……
“为尊贵的大明使节赐座。我们,需要详谈。”
张四维从容谢礼,在御座下方右侧特设的席位落座……
伊丽莎白一世现在跟张四维商谈,无非是两国的风土人情,两国正式的贸易外交路线已经初步拟定,具体细节是由两国的官员进行谈论……
而于此同时,在宫廷侍者的引领下,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都被请出了宫殿,到偏殿休息,在一个时辰后,会有庞大的外交晚宴。
副使张丁征及数名礼部随行官员也被引至偏殿。
在那里,英格兰方面负责具体事务的核心人物早已等候。
迎接他们的是枢密院的重要成员,尤其是深得女王信任、掌管王国对外事务的国务大臣弗朗西斯·沃尔辛厄姆爵士。
这位以情报网络著称,目光深邃、面容严肃的政治家,代表着英格兰务实而敏锐的外交神经。
他身边站着财政大臣威廉·塞西尔勋爵,以及数名皇家科学院的代表……
殿内陈设庄重,长桌上铺着深色天鹅绒。
张丁征作为副使,代表张四维主持具体商谈……
实际上,两国建立邦交,甚至更深度的伙伴关系,在大明朝的官员眼中,不算什么大事。
他们并不将西夷放在眼中。
不明白为何礼部尚书冒着生命危险要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。
更不明白为何,一向高傲的天子,竟然同意了。
这是一种固步自封的思想,在官僚集团的认知中,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,只有大明朝才是明亮的,为何,因为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。
别人那里还在争执着谁是上帝的儿子,而华夏文明就已经开始供奉圣人了。
“诸位英格兰大臣,我大明皇帝陛下怀柔远人,愿与贵国建立长久邦谊。此番通好,首重‘公平互市,有无相通’。”
沃尔辛厄姆爵士微微颔首,用清晰而略带谨慎的英语回应:“英格兰王国对此深表赞同,我们同样寻求建立在相互尊重与互利基础上的贸易关系……”
“为此,我们愿意率先为大明朝开放两个通常口岸,并给予较为宽松的关税政策……”
“并且恳请大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