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损名望,这两人绝对不会这么玩。
唯一的办法,就是刚正面!
当然,这也未必……
那一天,杨业用亲身行动,教会了这些草原上的汉子一个道理打仗,真的没必要正面刚。
事情,是这样的。
那一天,辽国十万大军抵达雁门关下,正巧来这边巡边的潘美提前收到消息,立刻率领所带的一万多人在雁门关下严阵以待。
而在这之前,杨业率领麾下数百骑兵西井陉,从小路迂回到了雁门关北口,伺机攻敌。
这一幕莫名的有点熟悉,之前满城的时候,尹继伦似乎就是这么玩的,李继隆等人在正面推,他自己跑到后面捅,当时差一点就能把韩匡嗣给抓回来请功了。
还是熟悉的配方,还是熟悉的味道,辽国军队还是没有察觉。
战斗开始,就在他们摩拳擦掌准备把潘美按在地上怼的时候,杨业再一次展现出了他强大到可怕的武力值,他亲自率军,仅用数百骑兵就向辽军的后军发起了冲锋。这一刀很致命,因为雁门关的地形就是一条直线,辽军后军猝不及防,在杨业的猛攻下直接崩溃,溃败的军队被一路推着往前走,雪崩似的将辽军彻底冲乱。
前面的潘美抓住机会,全军突击,配合杨业对混乱的辽军来了个南北夹击,就这么一下,辽军就彻底废了。
两大主帅萧咄李、李重诲全部被俘,马匹轴重缴获无数。
这又是一场大胜,从此,除了“刘无敌”这个称号,杨业在辽国人还那边多了一个称号杨无敌。
当然,前一个是宋朝人叫的,后一个是辽国人叫的。
一时间,杨业威震塞北。
就这样,耶律贤的第二次南下报复又泡汤了……
“……”
开封,崇元殿。
赵光义看着手上这一份又一份边疆将领弹劾杨业的奏折,很是头疼。
雁门关大捷之后,杨业不但威震辽国,在宋朝这边的威望也是极速攀升。
若他像潘美那样,本身就是宋朝的老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,但他却是个降将,而且还是才归顺了一年不到的降将。
这难免会遭人嫉妒……
再加上此人本身能力过硬,又因为刚刚归顺,总想着要做点什么事来证明一下自己,出的风头也有点大……
这不,这一份份的弹劾奏折就全飞到他的桌上了。
不过嘛,这些东西随便看看就得了,当不了真,赵光义二十岁出头就担任开封府尹,权力场上的这些事他再清楚不过。
被弹劾是正常的,要是没人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