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牛犊子点点头,然后几人持着火折子往地上那些尸首摸索而去。
没谁说要帮那些阵亡的弟兄做些什么什么事。
刘十五这个小队有个规矩,再有新入进队时,他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说。
在队伍里,不问弟兄出身、不问弟兄家事、不问弟兄姓名。
要不然,也不至于整个队伍都是这般稀奇古怪的绰号。
至于理由,刘十五是说,都他娘在军中当兵,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。谁有闲工夫替别人照顾家人去?
所以,刘十五的这支游哨小队便像是一根根浮萍结起来的。
大家在队伍里是兄弟,死了,那也就是缘分尽了。
小牛犊子等人也习以为常。
至今,队伍中来来去去换的人一茬又一茬。莫说本就不知道的真名,便是连绰号,也有些都已经记不清了。
六颗血淋淋的人头。
刘十五杀两人,得两颗。
另外还有三个弟兄运气好,下的致命一刀,也得了一颗。小牛犊子得了死去的卖糕的军功,也得一颗。
将这些人头别在腰间,刘十五几人拿着兵刃,回往军营。
而在这莽莽大山内,还有些队伍也正像他们这样。只是,有的归宋,有的归理。
不过大宋游哨队伍近百,最终当然还是大理游哨吃了大亏。
整个入山的十余支游哨队伍损失殆尽。
深山到足足两个时辰后才重归寂静。
张珏在帅帐内还未睡下。
游哨们全部回返以后,军功经过层层上报,最终传到他的帅帐里。
张珏看着那些花名册,轻轻揉了揉脑袋。
大理游哨被杀八十七人,大宋游哨折损五十九人。
以百支游哨对付十余支游哨,这显然不能算是辉煌战果。这让得张珏意识到大理军并非是传闻中的那样孱弱。
他又盯着地图看了半晌,这才吹熄帐内灯火,就伏在书案上睡了过去。
如此过去数日,大理军驻军在罗殿边境外,始终没有要大举进犯的意思。只是不断以小股游哨袭扰打探。
张珏便也只是以游哨不断针尖对麦芒。
同时他传信给广王赵昺,让赵昺带着守军回邕州去。若是攻理,军卒自然多多益善。但此时只是守疆,不到两万守军便不是那么重要了。
赵昺也没坚持,在收到信后,当即就整顿大军回往邕州。
这日,张珏的花名册上出现刘十五这个名字。
刘十五终究还是没能熬到百夫长位置。
他在放哨途中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