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运会期间有多严呢!
严到难以想象。
这次重大赛事的安保工作,在后来被称之为史上最严,动用了大量人力,物力和技术手段。
在赛事筹备阶段,首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用于安保建设,建立了庞大的反恐缓冲区。
并在核心区域安装了30万个摄像头,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。同时,对周边水域进行了全面排查,确保没有安全隐患。
你能想象得到,无数的工作人员在附近的水域,用手一点一点的去触摸,把所有可疑的物品全部捞出来的场景吗?
管你死角不死角,一点点的空隙都要用手插进去,用手去触摸。
在人员管理方面,所有进入场馆的人员都必须佩戴证件并接受严格安检。
建筑周边的23万居民也被逐一调查,确保没有可疑人员或物品。
这一环节,光袁理知道的,秘密抓捕的人就有37个。
还使用人脸识别系统,用于快速识别和处理可疑人员。
针对可能的恐怖袭击,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,这是在去年就开始进行频繁的反恐演习。
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。
参与这次安保演习的同行,高达十支特种部队。
至于一些他不能知道的情报人员,那更多了。
场上出现的礼仪小姐,工作人员,全部都是武警的特种部队装扮的。
就那些戴着白色帽子,挂着证件牌子,穿着白色衬衫,的那些工作人员,你别看他笑的开心。
其实都是被指挥官强迫笑出来的,说不能黑着脸吓到游客。
还专门做了好几天的微笑训练。
参与这场安保的工作人员,高达10万。
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穿着便衣伪装成游客,混在真正的游客里面呢。
可以说首都核心区域人很多,但是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,没人能逃得掉。
袁理眼睛若有若无的观察着,前方不远处的一名游客。
脑海里快速的分析着对方的声。
腋下宽大的休闲装,这是好携带武器,干净的运动鞋,看样子很少穿运动鞋。
视线频繁扫视人群却没有聚焦,这是在识别危险。
视线在出入口,制高点,垃圾桶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位置停留的时间要长,这是在排查危险。
袁理视线向下扫描,对方的身体姿态,重心在前脚掌,便于突发行动。
就在这时一群三五成群结伴来的游客,在他身边停下拍照。
那个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