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厂靠谱,我信。”
“看吧,”刘好仃把资料转给团队,“信任不是白来的,是拿时间攒的。”
接下来两天,办公室多了个新规矩:每天下午三点集体培训半小时,主题就一个字——“读”。读数据、读案例、读那些看起来像天书的品牌年报。
培训到第二天,小张突然举手:“我觉得吧,咱们不能光看他们怎么吹牛,得看他们怕什么。”
一句话点醒众人。
阿芳立马翻出某法国品牌的危机公关记录:“你看,他们去年因为环保问题差点翻车,结果三个月内做了五场直播,老板亲自擦玻璃!”
老李也找到线索:“还有个美国品牌,特别怕被说‘贵’,每年都要搞一次‘平民价日’,其实价格根本没降多少,但大家就觉得他们接地气。”
刘好仃听着听着,嘴角慢慢翘起来:“有意思。原来大佬们也不是铁打的,也会怕被人骂贵、怕环保翻车、怕没人记得住。”
最后一晚,大家围坐在会议室整合报告,气氛却紧绷得像快断的橡皮筋。
“我觉得这家德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设计感。”小张坚持。
“不对,明明是供应链管理!”阿芳反驳。
“等等,”老李慢吞吞插嘴,“你们有没有发现,他们所有产品包装上都有同一个图标?一个小太阳。”
三人愣住,赶紧翻资料。
还真有!不是logo,也不是广告语,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太阳图案,出现在官网角落、包装盒背面、甚至员工工牌上。
“这不是设计,是小心机。”刘好仃眼睛亮了,“人家不跟你讲道理,是让你不知不觉记住那个太阳。”
分歧消了,思路通了。
报告做完那天清晨,阳光刚爬上窗台,刘好仃请来一位做品牌咨询的老朋友帮忙审稿。那人戴着黑框眼镜,翻完文件后沉默了几秒,然后抬头说:
“你们分析得很细,但记住——这些品牌最狠的地方,不是他们会唱歌的玻璃杯,而是他们敢把自己最普通的一面亮出来,还让人觉得可爱。”
他指着报告里一段话:“比如这个意大利品牌,员工上班迟到会被罚扫厕所,但他们拍成短视频发网上,结果爆火。你们呢?敢不敢把你们厂门口那棵歪脖子树做成IP?”
刘好仃没说话,只是低头看着报告最后一页总结:
国际品牌竞争激烈程度:★★★★★
提升品牌价值难度系数:★★★★☆
结论:想赢,先学会不装。
窗外鸟叫了一声,像是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