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绍是想长期合作的。
他始终觉得,以利益为纽带的关系,即使不是最牢固的,那也是最稳定的。
商队的人离开之后,陈绍轻轻一掌拍在一叠册子上,身体向后一仰、靠在了椅子上。
自己这边在努力的用自己的方法来理财,大宋也是一样。
这些日子,他听到了一个消息,是从汴梁传来的。
童贯带兵进京之后,皇帝赵佶竟然和蔡京一道,要整饬禁军了
乍听时候,陈绍还以为是虚假消息,因为他不相信,赵佶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。
大宋百年积累的顽疾,他那雄心勃勃的父兄都不敢碰,他竟然要当责任神,来挑这个担子。
简直不可思议。
陈绍是知道赵佶德行的,那货怎么会有如此的担当。
前些日子,他和魏礼讨论时候,问出了这个疑惑。
魏礼一番话,让他顿时茅塞顿开。
他告诉陈绍,‘陛下也许是缺钱花了。’
短短一句话,让陈绍恍然大悟
陈绍脑子里又把最近的事过了一遍,他觉得赵佶整顿禁军这件事,让他又悟通了一些道理。
要做成一件事,就要拉拢帮手,要尽量地让别人也能从这件事上获利,以此来换得他人的帮助。
就拿大宋整顿禁军来说,童贯和蔡京还有皇帝,三人是通力合作,全都使出了自己所有本事。
赵佶是为了有钱花;蔡京是为了重新恢复权势;童贯是为了伐辽的功业能顺利拿到手。
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,却能用一件事,让三方凝聚起来。
自己要用商队,来串联定难军地盘上的财计,最好也能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利。
如此才能减少暗戳戳的阻力。
自己活,也要让别人活,自己好,也要让别人好,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把敌人搞得少少的。
要治理好一片地方,就不能想当然,把自己的意志强行加下去,按着头让人家接受。
商人重利,你非要人家舍小家顾大家;将士重功劳,你非要人家发扬风格,先人后己。
那这一摊子,早晚都要散。
想到这里,陈绍睁开眼睛,心中又盘算起来,蔡京整顿禁军,对自己或许也有好处。
他们真能把事情做成的话,伐辽时候,也不会把国家彻底玩崩溃。
或许能挡一挡女真人南下的脚步。
要是能多撑几年,给自己一点时间,把西夏给吞掉的话,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事。
想到了就干,陈绍马上招了招手,问道:“来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