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封锁。
德雷夫斯塔恩彻底被包围。
悬崖顶上,密密麻麻排列着数百门j-1和hag-m自行火炮,不分昼夜地向保护城市的射线护盾倾泻着炮弹。
晴朗的天空下,雷鸣般的炮击声持续不断的响起。
那些吉奥诺西斯护卫舰俯冲时发出的尖锐呼啸声,以及它们摧毁任何试图突破封锁线的海上船只的景象,都成了德雷夫斯塔恩人眼中和耳中常见的景象。
……
法斯塔上校站在坦恩身边,她瞥了一眼围在四周的那群博萨人,低声请示:“将军,我们要拦截他们吗?”
她指的是前来谈判的乌尔瓦尔斯塔恩使者。
“带一个师过去,把他们的指挥官带到我这里来。”坦恩声音平静,“我倒要听听他们打算说些什么。”
“明白!”
法斯塔上校敬了个礼,转身离去。
这时,科维皮斯塔恩的代表芬恩·凯莱脸上带着笑容说道:“科维皮斯塔恩希望您别忘了我们合作的代价,是我们的向导帮助您的军队在库鲁阿尔格拉斯特山脉里找到路的。”
特雷布·阿布隆在一旁听得怒气上涌,他恶狠狠地瞪着芬恩的后背,牙齿咬得咯咯响,仿佛如果此刻他手里有把刀,那目光就能直接刺穿对方。
坦恩没有理会他们,她正思考着乌尔瓦尔斯塔恩政府的真实意图。
现在,除了山脉脚下驻扎的大约两百万战斗机器人外,沿着山腰那些由纳夫舍斯塔恩和科维皮斯塔恩“慷慨捐赠”的宏伟宫殿式宅邸周围,还驻扎着来自四个师的两万名博萨士兵。
博萨人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好战的种族,这些博萨部队更多是象征性的存在,用来证明他们与分离主义达成的协议是“真实有效”的。
事实上,仅凭那两百万机器人就足以攻陷德雷夫斯塔恩,这是因为这座城市只有射线护盾,无法抵御物理攻击。
坦恩持续的炮击本身也是一种威胁、一种态度,是向城内传递着她随时可以结束这一切,彻底拿下这座城市的信息。
博萨议会一次又一次地送来投降条件,每一次都会做出更大的让步。
坦恩则会运用“第三视觉”,探寻是否还有更有利的条约。
每一次,她总都能找到,或者说“看到”。
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对方的投降。
这让阿布隆和凯莱暗自窃喜。
毕竟,德雷夫斯塔恩垮得越惨,他们的家乡的地位就能越高。
三个博萨师,大约一万五千名士兵。
这个数字本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