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终陈逸还是被拦了下来。
拦住他的不是别人,正是贵云书院的院长岳明先生。
并且岳明先生还不是从他所在的宅子中走出,而是就在陈逸身后的那座学斋之内。
待看到陈逸一副“好好解释,不然回家”的表情时,岳明先生苦笑道:
“轻舟啊,这件事是老夫对不住你。”
“奈何自那日后,前来书院的人络绎不绝,其中有不少都是老夫好友。”
“加之这些人本就是书院学生,老夫实在难以推脱。”
陈逸不置可否的笑着说:“我以为院长应是一位极有原则的人,没想到也会受到世俗裹挟?”
顿了顿,他继续道:“毕竟您先前一直对定远侯府都不假以辞色啊。”
岳明先生微怔,面上露出些尴尬,“老夫并非针对萧家,只,只是与萧侯有隙……”
“所以先生也是知道亲疏有别的?”
“这……”
陈逸见他面露难色,就差要找条地缝钻进去了,便摇了摇头道:
“院长,您别怪我话说得重些。”
“而是很多事情有一就有二。”
“今日您能为五十名学子开方便之门,明日就有一百名等着您。”
“若是次次有人进入那座学斋,于我、于那些学子、于贵云书院都不是件好事。”
话虽如此,但他也知道这件事若是僵在这里,只会让贵云书院和岳明先生等人难堪。
不过,他不打算轻易揭过去。
哪怕因此得罪一些世家大族中人,也在所不惜。
岳明先生闻言,脸上露出几分羞惭,拱手作揖说道:
“这次是老夫对不住,有失书院规矩,望轻舟见谅。”
“可是老夫一想到书院能借此更上一个台阶,得以招揽到一些真正有才后生,老夫就没办法放弃。”
为了生源啊?
难怪了。
若是贵云书院再多出几名书道有成的学子,应会彻底确定贵云书院能够教授“书道”的优势。
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大的声誉,很可能一举盖过排名前面的岳麓书院、金陵书院等。
传扬出去,就可让大魏九州三府的学子心动。
甚至一些志在书道上的儒士、大族中人、官场中人也会慕名前来。
陈逸明白了岳明先生的用意,面上却仍旧露出几分难色的说:
“我精力有限,教不了那么多人。”
岳明先生略一迟疑,“轻舟有什么顾虑或者要求,不妨直说。”
陈逸想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