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读书人的脸面,两次不成就该放弃。
然而,偏偏有东汉末年刘玄德三顾茅庐求得贤相,破了先例。我已失败了两次,理应放弃,可为了求教学问,便是舍弃了脸面,效仿先贤之事迹,三次上门,又有何不可?”
言罢,怆然悲哭,声泪俱下,人人惊叹,议论得热火朝天。
哪怕事后江昭心中懊悔,恳请不要乱传,也无济于事。
江昭两次拜师不成,欲三次拜师的事情,早已传得沸沸扬扬。
如今,两名力士抬着束脩六礼,俨然就是第三次拜师!
“小乙。”陈辅小声说话,欲言又止。
“怎么?”江昭一脸的温和,举手投足有君子之风。
陈辅瞅了一眼四周,低声劝道:“小乙,我知你一向聪颖,【淮南麒麟】之名传遍三州,凡事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,可拜韩大人为师,怕是得慎重啊!”
江昭其人,乃是淮南人人称赞的神童,一岁握笔,三岁习文,五岁作诗,七岁可“默诵百经”,十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,素来声名远扬,有【淮南麒麟】的雅称。
“韩世伯学识渊博,我已向他求教六年,心中甚是钦佩,故而拜其为师,有何不可?”江昭摇头。
两句话的时间,又是好几个官宦子弟撑着伞走近,都是十多岁的样子。
“不一样啊!”陈辅连忙劝道:“小乙,你素来擅长辩经,神童之名传遍三州。可拜师之事,事关前程,还是得慎重思量。”
陈辅低声说道:“据说,庙堂之上,韩大人与人斗法,不幸败落,说是自荐出任扬州知州,可实际上就是被贬,自荐也仅仅是让双方脸面过得去而已。”
这话一出,几个玩得熟悉的官宦子弟都连连点头。
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嗣,哪怕并未踏入仕林,也会时常关注政事。
江昭没说话。
陈辅连忙分析道:“要知道,韩大人以前可是位列台阁的存在,哪怕是放眼权贵遍布的汴京,也是一等一的大人物。
扬州知州,却是从五品的官位。这样的人物,贸然屈居于此,定然出了难以想象的大事,下来容易,上去可是难如登天。”
陈辅说的是大实话。
仕林一途,一旦犯了错遭到贬谪,政敌就会死死的抓着这一错处狠厉打击,要想再度起复召回,实在是机会渺茫。
一旦淡出了君王的视线,要想再度出现,可谓难如登天。
几个官宦子弟心中认同这话,连忙应声赞成道:
“从一品到从五品,一下子就贬了八级,说是从天上落下来也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