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策论第一!(2 / 3)

、综合排序剔除三次挑选,活下来的就是贡士。

又因昔年有一位名为张元的贡士,殿试时落选愤而投向西夏,并一路干到了宰相的缘故,官家甚是心痛,宣布殿试不在黜人,仅是排序。

也就是说,但凡走到贡士这一步,要是不要求更多,那就已经可以开始庆祝。

当然,有人是闲云野鹤的心态,自然也有人野心勃勃,静待庶吉士考试。

贡院。

主考官欧阳修与副主考官王尧臣挨着坐在一张木质书案边,案上放着几沓卷子,都是底下批卷官送上来的荐卷。

这是“策问时务”场的荐卷,足足四百五十份,呈递上的荐卷都是要两位主考官进行初步筛选排序的卷子。

经三次初步筛选排序过后,要是考官们都无异议,就可拆掉弥封的名字,十七位考官一起见证,进行最终的综合排序。

而综合排序,也就是放出去的黄榜。

一眼望去,这些策论荐卷上,不乏“荐”、“通”等标注。

荐、通、粗、否,也即考官的四种评介。

有资格拿到主、副两位考官面前的文章,少则一个“荐”字,多则两、三个“荐”字。

此刻,主、副两位考官正一丝不苟的批卷,争取让这场春闱大试尽量公平。

“咦?”

副主考官王尧臣刚刚放下一份卷子,又顺手抽起一份卷子,望了一眼不禁轻微一讶。

主考官欧阳修闻声,丝毫没有关注的意思。

春闱大试,批卷过程的惊讶声实在太稀松平常,根本不稀奇。

若是王尧臣自觉手中的卷子足够优异,他自会与自己商量,一起给予这份卷子一个公正的排序。

“臣对:臣闻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;兵者国器,器利国威。今江淮潦灾,饿殍塞途.”

王尧臣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文章,喝了一口茶,回味了半响,一笑。

结构严谨,对策系统,具有不俗的可操作性,且引古证今,兼顾皇权威严与士大夫诉求。

有意思!

江子川,不差!

荐卷排序这一环节并不能拆封考生的名字。

不过,哪怕尚未拆名,王尧臣也隐隐认出了卷子的主人。

这种堂皇正大而又切实可行的策问,没有真见识绝对作不出来。

特别是涉及边疆,莫说是举子,哪怕是一些庙堂上的朝臣,给出的对策也未必比这文章上的有效。

作这文章之人,绝对去过边疆,且受到过封疆大吏的倾力指导。

这篇策论,几乎可列为独一档

最新小说: 三国:事后诸葛亮,三兴大汉 重生后,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炼神丹!御神兽!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听她吃瓜后,文武百官卷疯了 重生换嫁,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小惊喜 葬活人,抬鬼棺,我为阳间巡逻人 看到凶案闪回,我成了警局团宠 恶雌超凶猛,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