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前岁冬月,有商队私贩铁器,臣带人连查三昼夜,终擒其首。此外,臣还学会了一些吐蕃话,可与吐蕃人通畅交流。”赵世程恭谨答道。
江昭暗自摇头,统领军务的三人,除了赵策英不局限于单纯的练兵,而是干起了屯田、剿匪、安抚异族,余下两人都并未走出安排的职责的局限。
或者说,两人都没有积极的干活。
以两人的身份,一旦主动向主官要求要干一些足以体现个人水平的活,分管主官定然不会拒绝。
一如赵策英,本职就是单纯的练兵,但是他向顾廷烨提出了一些额外的请求,就此走上了屯田、剿匪的路子。
熙河路并非消息不通畅,同为竞争者,两人肯定知道赵策英都干了些什么。
可惜,哪怕知道赵策英政绩近乎独一档,两人也始终没有去干其他事情。
而原因,自然是能力不足。
并且,赵世程并未有谈及西夏、吐蕃的对峙大局观。
这一点,就差了不少。
赵祯目光微晃。
常年处理天下政务,他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。
兖王之子赵士翊一步走出,老老实实的说道:“臣治云水县时,亲巡田亩,亲近百姓。去岁,春旱,臣斋戒祈雨三日,甘霖果至,百姓齐齐称颂。”
前几年,经过江昭的“亲耕”示范,他私底下又干了一次。
“此外,臣还开渠、屯田、施行蕃汉融合之策。”
赵祯瞥了一眼,暗自一叹。
简而言之,废物!
开渠、屯田、蕃汉融合,无一例外,都是安抚司的政策。
赵士翊就单纯的执行上面的政令而已。
此外,赵士翊也没谈大局观。
或者说,他根本没有大局观!
余下一人,乃是邕王之子赵士骞。
他起身一礼,眼神游移:“臣治政怀水县,施行教化、开渠、屯田、蕃汉融合。此外,臣还抓获了几位通敌卖国之人,斩首以儆效尤。”
几人皆已作答,赵祯微叹。
除了赵策英以外,都是什么歪瓜裂枣啊!
“不愧是我赵家好儿郎啊!”
“都下去吧。”赵祯罢了罢手。
孰优孰劣,他自有定定夺。
五位宗室,赵策英心中忐忑,赵仲自觉超常发挥、赵世程、赵士翊自觉正常发挥,赵士骞略微心慌。
五人心境不同,齐齐退了出去。
宗室一走,赵祯望向了江昭。
江昭此人,入仕几年就可开疆拓土,乃是他选中的“传家宝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