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蔡京入京!(1 / 3)

腊月初。

延义殿。

“凡《汉书》,叙帝皇,列官司,建侯王。准天地,统阴阳,阐元极,步三光。分州域,物土疆,穷人理,该万方。”

江昭手持书卷,缓步走动。

自讲席以下,左三右三,六道学席。

受到钦点入宫读书的几位“圣孙”,以及右春坊庶子,合六人入席。

“纬《六经》,缀道纲,总百氏,赞篇章。函雅故,通古今,正文字,惟学林。”

江昭负手,望向几人:“此即为《汉书》。”

几人齐齐心头一肃。

“所谓《汉书》,无非以帝系兴替为纲,讲述自汉高祖至王莽篡汉时期的史实。”

“帝系兴衰更替,无可厚非。”江昭叹道:“不过,一旦更替帝系,究竟是兴是衰,谁也难以断定。”

几位“圣孙”暗自低眉。

帝系更替!

如今,官家无子,的确是到了帝系更替的时代。

相比起以往,这一代的兴衰一目了然。

若是有人开疆拓土、一扫四合,抚恤万民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“千古一帝”。

毕竟,不论是燕云十六州,亦或是河湟之地,都已经丢了几百年之久。

反之,要是不能开疆拓土,实现大一统,那就注定得衰落。

欲复河西、燕云之地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非常关键。

近些年,文有江昭、武有王韶、顾廷烨,都是有实力开疆拓土的狠人,此为人和。

地利一道,自南北伐,天生就不存在地利。

即便手握熙河路,也仅仅是适当缩小差距而已。

如此,意欲开疆拓土,便唯有重视人和,倚仗天时。

一旦开疆拓土失败,就可能葬送几十年休养生息的根基。

而且,大周不北上,不等于西夏和辽不南下。

若是不开疆拓土,也无非是慢慢的耗尽休养生息的根基。

一句话,开疆拓土,便是欣欣向荣;苟延残喘,注定败者食尘。

除了赵策英以外,几位“圣孙”低着头,不敢吱声。

几人甚至都没杀过人,就要开疆拓土,难度实在太大。

赵策英平视几人,不免摇头。

这几人,实在太差劲。

就是不知,太祖血脉.有没有希望?

赵策英眉头微动。

近些日子,官家时常以“入侍汤药”的由头召他过去,传授一些特别的本领。

莫非?

“《汉书》讲毕,便说说时政吧。”

江昭摆

最新小说: 重生换嫁,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重生后,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恶雌超凶猛,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葬活人,抬鬼棺,我为阳间巡逻人 炼神丹!御神兽!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三国:事后诸葛亮,三兴大汉 看到凶案闪回,我成了警局团宠 小惊喜 祁同伟:扛匾跪军区,家父赵蒙生 听她吃瓜后,文武百官卷疯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