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都尚且难以掌权。
他?
他可是太祖血脉!
“大行皇帝驾崩一事,已可宣告天下!凡丧仪,依祖制行事。”
赵策英扫视百官,说出了登基以来的首道诏令:“着大相公韩章为山陵使,礼部尚书孙抃为礼仪使,枢密副使张辅为卤薄使,工部尚书余靖为桥道顿递使。”
皇帝下葬,都得有“丧仪使”,负责相关事宜。
大大小小,累计得有十余人。
赵策英仅是安排了几位主要人选。
山陵使总领一切丧葬事物,历来为百官之首担任。
礼仪使掌管丧仪,拟定谥号、庙号,或为礼部尚书,或为太常寺卿。
卤薄使主官丧礼仪仗,要么是兵部尚书,要么是武将之首。
桥道顿递使主管修缮事宜,须得修好下葬沿途的道路、桥梁,确保送葬过程通畅,往往是工部尚书。
除了主要的丧仪使外,还有不少尚未安排的职位。
没办法,新帝登基,没有丁点根基,赵策英手中实在无人可用。
如此,也唯有把剩下的职位交给大相公韩章安排。
“帝陵建造,陪葬规格,礼部、工部、户部一齐商议。”赵策英补充道。
“臣等领旨。”
几位点到名的大员,齐齐出列一礼。
“朕承先帝遗志,就此登基为帝。如此,便大赦天下。”
赵策英继续说道:“昭告天下,自上而下,举国哀悼,着丧服。为体恤百姓,以日易月,天下禁音乐、祭祀、婚嫁等二十七日。”
先帝驾崩,新帝登基。
丧事与喜事一起办,几乎是历来如此。
几道旨意下去,该安排的已经安排得差不多。
赵策英目光微动,缓缓道:“诏河南府通判、西京留守文彦博入京,鲁国公江昭入京。”
新帝登基,举步维艰,想方设法也得有效忠的人。
鲁国公江昭自是不必多说,真正的托孤之臣,可重用之。
西京留守文彦博,则是曾经位列台阁的人物,因受到党羽牵连,自贬出京。
时年六十一,还能用一用。
几道旨意宣布下去,赵策英摆摆手,就要散朝。
先帝驾崩,新帝登基,要办的事可不少,没必要朝议浪费时间。
怎料,一人五品小官走出。
“臣宗正丞,有事谨奏。”
“尽可讲来。”尽管有些不合时宜,赵策英还是选择听一听。
“陛下,而今先帝驾崩,朝局不稳,人心惶惶。为安抚人心,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