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而已,军费的百分之二十左右,这贵吗?
如果亡国之后,有人告诉宋徽宗赵佶,你拿出两千五百万贯,就能避免亡国,还能杀光金人雄霸天下,成为当世雄主,万世留名,赵佶便是把自己裤带子都当了,乃至亲自动手在汴京先劫掠一番,也能把这笔钱凑出来去买金人的人头。
可惜,世间没有什么如果。
也可惜,大宋朝的钱,宁愿被金人毫不费力抢去,也发不到军汉手中。
那些达官显贵,那些富贵人家,哪怕自己会死,妻女也被淫,也不愿提前把钱拿出来给军汉……
真有精锐军汉可以来赏,一场关键战役之中,五万大军,一人赏赐一百贯,也不过五百万贯而已。
十万大军,也不过一千万贯之数。
但,朝廷从来拿不出这么多来,永远赏赐不继。
只问汴京城破的时候,金人从汴京一地,掳去了多少钱财?
绢,五千四百万匹。大物缎子,一千五百万匹。金三百万锭,银八百万锭。铜钱更不知多少,多到带都带不下,再就是女子与牲畜,粮食都不值钱了……
这还是汴京一地,其他地方更不用说,甚至金国快速的衰败,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通货膨胀!
士兵领了大量的钱财,却买不到多少东西。乃至金国也还有纸钞之事,发一个人的军饷,就得用大车去装,金国人又哪里懂得什么经济学。
金国军事之快速崩坏,不仅仅是因为享乐,其实更因为通货膨胀到了极致。
换句话说,钱太多了,有时候也并不是好事,钱这种东西,要与社会生产的物资数量匹配,如此才合适。
社会生产的物资数量并不见多,一味的钱变多了,不论是纸钞,还是金银铜,必然就会通货膨胀。
还换句话来说,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,那自是越多越好,这很重要。
但钱对于此时此刻的苏武而言,他其实没那么重要,苏武再如何敛财,其实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花出去,金银铜布帛,对于苏武而言,其实没有任何意义。
苏武存再多的钱,都没有意义,只有把钱花出去了,才对苏武有意义。
这就好比一个国家,国库里存再多的钱,那都是纸,把钱放出去,放到社会里,放到该用的地方去,那才有意义。
组织与个人的经济上的区别,就在这里。
苏武得不断把自己的蛋糕做大,只要蛋糕越来越大,苏武永远都能弄到钱来,一旦蛋糕做不大,再多的钱,那也只是坐吃山空,随时都空。
所以,苏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