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军的战船。”
“这件事,还得麻烦三宝了。”
蓝太平望向郑和。
“这……”郑和有些犹豫的看了看蓝守义,“我可以吗?”
“当然,你出生在云南。从小与船打交道,我们这些人里就属于你熟悉船了。”
“我还会从江南船厂抽调工匠,配合你去建造大型战船。”
蓝太平语气轻快的说道。
“多谢国公爷信任,属下必定会全力以赴。”
郑和起身拱手道。
身旁的蓝守义,也跟着起身行礼。
“快坐下,不必多礼。”
两人闻言坐下。
郑和看向蓝太平,“不知国公爷要造多大的战船?”
蓝太平闻言沉思片刻,“现在的战船普遍是长十几丈,宽不过五六丈实在经不起风浪。”
郑和,蓝守义,蓝缚虎皆看向他。
“一律翻三倍,船长四十五丈,船宽十八丈。”
蓝太平说完看向郑和。
除了郑和外,其他俩人皆是一脸难以置信。
“这么大的船,怕是龙骨难以承受。”
蓝守义也略懂一些船舶知识。
“三宝,你觉得呢?”
蓝太平目光灼灼。
郑和犹豫了片刻,随后眼神坚定的看向对方,“国公爷,可以一试。”
“但一支舰队不可能都是大船,还有小船。”
“我们可以先从小船造起,逐渐积累经验然后在造最后的大船。”
面对郑和这套循序渐进的说法,蓝太平也放下心来。
这才是做事的态度,若是上来就打包票。
那么他反而不放心。
现在看来,郑和可以信任。
“好,本国公先给你拨五十万两白银。”
“现在天寒地冻,无法开工建造。你可以先去招募一些人砍伐木材,待明年开春后在正是开工。”
蓝太平大笔一挥,就把五十万两白银批给郑和。
“多谢国公爷信任,可我想先跟您去京师工部收集一下图纸资料。顺便拜访一些老船工,以便更好的了解造船的经验。”
郑和脱口而出,想必他早就想好了。
“磨刀不误砍柴工,正好我明日就准备启程返京。你跟我一起回去,去工部府库好好查找一下资料。”
“另外,我会从水军右卫调集一批维修建造人员。让他们全部听你差遣,他们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。”
“是”
郑和随即转头对蓝守义说,“守义大哥,还要辛苦你一下。先去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