够热闹。
没想到广州更胜一筹,街面到处都是人,沿街商业氛围特别浓厚。
尤其是陈俊生带着他们来到越秀区的北京路与中山五路交界处时,几人望着前面的人行天桥,干净宽敞的水泥路,以及周围极具地域特色的骑楼,脸上的惊讶之色无以复加。
“不愧是千年商都,1981年的街景,放在三十年后都毫不过时。”
陈俊生心中也是相当感慨,嬉皮笑脸地冲路过的一位女同志打个招呼:“同志,雷猴啊,能不能叫我一声靓仔?”
女同志挑了挑眉,娇笑道:“吔屎啦你,铺盖仔~”
“thankyou~”
陈俊生用英文回应她。
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。
广州人民真是太热情了。
“俊哥,刚才那位女同志说的是广东话吧,什么意思啊?”罗援朝憨笑着问道。
“意思跟咱平常见面问,你吃了吗?差不多。”陈俊生一本正经的回应道。
“哦哦。”罗援朝反正是听不懂的,他只是觉得广东话还蛮好听,广州的女同志笑起来也有点好看。
“瑶姨,感觉怎么样?”陈俊生转头问了句。
宋瑶同志眸子晶莹透亮,笑容可掬地说:“除了空气黏糊糊的,让人不太舒服之外,其他都很好,感觉这地方特别有活力,满大街都是自由开放的气息。”
陈俊生点头认可,现如今的广州,应该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大城市之一,特别越秀、荔湾这两个区域,从北京路高第街到十三行,到处人来人往,商贾云集。
“俊哥,前面那个友谊商店修得好气派啊,咱去逛逛。”高城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新落成的豪华建筑,兴奋地说。
陈俊生摇摇头:“逛不了,人家只接待外宾和华人华侨。”
“啊?”
高城一脸茫然,心想本国的商店,只接待外宾是什么意思?
陈俊生笑着解释:“国家缺外汇,所以专门弄间高端商场赚外国人的钱。等我以后搞到了外汇券,再带你们进去开开眼。”
“俊哥,你咋啥都知道,啥都懂啊?”高城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“多读点书就知道了。”陈俊生轻描淡写地说。
其实他来广州的主要目地,不仅仅只是为了陪瑶姨过来考察服装市场,更重要的还是想把他的座钟生意铺进广州的百货商店。
倘若能顺手搞点外汇券的话,那就发达了。
“这里的贸易市场,比燕京热闹得多。”
来到十三行后,饶是见多识广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