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好在钱粮的问题得到了解决。
河南尹的众多世家大族纷纷慷慨解囊,积极响应刘宏的号召。
有了上一次的教训,这一次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们明显大方了许多,需要多少钱粮,他们就送多少。
缺少士卒,这些河南尹的世家大族纷纷慷慨送出自家部曲前去助阵。
总之,绝不让贼寇越过洛阳八关。
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,亦是天下财富中心。
即使曾经被李渊洗劫过一次,但经过三四年的发展,依然积累了不少财富。
这些财富足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驻军开销。
尤其是上半年发生的那起侵吞军粮事件,其中河洛大族的身影若隐若现,显然他们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。
不过这些大族之前侵吞的军粮,如今全部都被吐了出来,甚至还亏了本。
这一切的背后。
是重新被任命的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司空袁愧所统合。
袁愧,这个名字在朝堂之上可谓是如雷贯耳。
他在时隔一年之后,再次坐上了司空之位,这无疑显示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而原本的司空张温,则被调任为太尉。
这一职位变动看似平常,实则蕴含深意。
原来,在过去的一年里,天灾人祸不断,尤其是丁建担任太尉期间,各种问题层出不穷。
为了给皇帝刘宏背锅,丁建不得不引咎辞职,黯然离开了朝廷中枢。
这其中,袁愧的运作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他敏锐地察觉到天下形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,汝南袁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于权力中枢之外。
于是,他果断地发动自己的门生故吏,在民间散布各种谣言,同时在朝堂上制造一些风言风语。
这些谣言和传闻如同一股暗流,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,迫使刘宏不得不将丁建贬黜。
如今,袁愧成功地重返朝廷中枢,如今大汉的局势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。
天下各地战火纷飞,硝烟弥漫,反贼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。
局势异常严峻,若不能妥善应对,大汉天下的倾覆恐怕就在转瞬之间。
面对如此危局,袁愧也不得不放下内斗的念头,开始与皇帝通力合作,共同应对各地的反贼之乱。
尤其是洛阳家门的荥阳反贼以及南阳的黄巾贼,这两股势力对洛阳朝廷的威胁最为直接。
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停滞之后,洛阳朝廷终于有所行动。
卢植率领两万大军,浩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