贪腐行为,便由司礼监统一采买。
郑氏听闻这个消息,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。
他们不相信,许闲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,翻出什么浪花来。
朝廷公开采买官府用纸,当场检验质量,公开透明。
所以除郑氏商会以及永兴商会之外,还有其他商会参与竞争。
不过其他商会大多是来见识世面,看郑氏与许闲竞争的。
毕竟许闲要进军造纸业,围剿郑氏产业的消息,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
他们也想看看,许闲究竟能不能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,再创奇迹。
为保障采购流程的公平性,司礼监评判人员除司礼监外,还有从六部请来的人,共同检验。
皇宫。
司礼监。
郑涛、许闲以及其他商行代表,已经来到前堂。
今日司礼监便在此检验各商行用纸。
司礼监掌印太监扫视众人,朗声道:“诸位,今天是朝廷改革采买制度的开始,也是新制度推行的开始,今后凡朝廷采买之物,一切以质量和价格为基础,对贪赃枉法之事绝不姑息,所以还请诸位今后收起小心思,以能力说话。”
“朝廷用纸采买流程非常简单,首先检验各商行质量,其次再考虑价格,纸张质量是最关键的。所以诸位请放心,因为太子爷亲自交代过,谁敢在朝廷采买之上动歪心眼,那就将谁抓进诏狱,绝不姑息。”
听闻此话。
郑涛转头看向不远处的许闲,眼眸中满是玩味。
他要的就是这种结果,苏禹参与此事更好。
因为苏禹有多么爱惜自己廉政的羽毛,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。
所以郑涛确实不怕苏禹包庇许闲。
既然所有商行以实力说话,他就会让许闲知道,永兴商会造纸术在郑氏造纸术面前,就是笑话。
随后六家纸行分别将携带的样纸拿了出来上交。
纸张检验采取糊名制,由六位评审根据纸张质量进行打分,得分最高者胜出。
糊名制也是为了保证检验的公平。
许闲一众人坐在堂中,六位评审面前的桌案上各自放着六张糊名的纸。
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如此采买,一切都为了保证公平。
“许公子。”
郑涛看向许闲,沉吟道:“冤家宜解不宜结,如果你考虑清楚了,我那日说的话依旧奏效。我们一起发财赚大钱不好吗?何必非要成为仇人?谁会跟钱过不去?”
虽然郑涛对郑氏竹纸有信心。
但他依旧想拉拢许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