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,最喜欢做的就是“和稀泥”。
当一件案子怎么判都行,法律的界限有些模糊时,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,让原告和被告各退一步,达成一个看似“公平”的调解或判决。
这种做法,在很多人看来是高情商,是化解矛盾。
但在张伟看来,这恰恰是对受害者最大的不公!
法律的天平,就是要分出对错,就是要让正义得到完全的伸张,让过错方付出应有的代价!
“各退一步”,凭什么?
凭什么受了委屈的人,还要再退一步,去体谅那个伤害他的人?!
而这个孙建国,他显然是“和稀泥”的另一个极端。
他死板,他教条,他甚至不近人情。
但他绝不会和稀泥!
在他的世界里,规矩就是规矩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错了就是错了,哪怕这个错误是自己犯下的!
虽然自己极其不认可他那种僵化的审判方式,但对于他这份对程序的坚守,张伟的内心深处,竟生出了一丝尊重。
对事不对人。
这个法官,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。
东江区法院,院长办公室。
孙建国、王副庭长和另一名审判员,三人像做错了事的小学生,笔直地站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前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院长背对着他们,正接着一通电话,声音压得很低,但语气中的谦卑与急切,却像一根根针,扎在三人的心上。
“是,是,李院长,您批评得对……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,是我们的同志,在应对新形势下的庭审博弈时,思路僵化了……我一定严肃处理,一定给中院一个交代!”
“好的,好的,我明白了。”
终于,院长挂断了电话。
他没有立刻转身,只是静静地站着,那宽厚的背影,此刻却散发着山雨欲来的恐怖威压。
“啪!”
院长猛地一转身,将手中的电话狠狠砸回座机上,发出一声巨响,吓得王副庭长浑身一哆嗦。
“孙建国!”
院长一声怒吼,双目赤红,指着孙建国的鼻子,气得浑身发抖。
“我早上是怎么跟你说的?!”
“我他妈早上刚在办公室提醒你!市中院现在就喜欢抓你这种死抱着法条不放、不知变通的老顽固当典型!让你审案子多注意方式方法!你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了是不是?!”
院长的胸膛剧烈起伏着,他绕过办公桌,走到孙建国面前,几乎是脸贴脸地咆哮。
“你那破脾气,就不能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