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琰没好气的说完后,又不爽的甩扯了下袖子:“我贵为司徒,前方军机都不能第一时间到我耳边!”
这加盟的是比不上从龙的。
可没有扬州的加盟,能有这大虞天下吗!
………
晋王府里。
中平王和晋王二人,对坐在一起,良久的沉默无言。
“能够击退姬渊,这北凉,又可以平静数年了。”
勋贵之中,并非全都是离国公那种实力足够,可以完全不站队的。
隐隐的选择,也是有的。
在皇帝让大佬们去开会后不久,便有勋贵家的儿子,赶紧向晋王透露开会事宜。
结果是,神秘兮兮的吃了个便饭。
并且,没有谈国事。
哪怕期间有人询问皇帝,战事的情况如何,他也只是说要再等,还不确定。
八百里加急,并不是前方发生了什么重要的节点转折,才一定要回传消息。
为了朝廷这边作出相应的布置,以及反馈,军报几乎可以说,是每天都在更新的。
延迟,就是送信的这一段时间。
除了凉州刺史和都督的八百里加急,如若赢了,朔风方面还会亲自写军报祝贺皇帝。
不过向晋王传话的那人说:陛下心情看着很好,八成是守住了。
“父皇,这怕不是要挑逗那些盼着输的人。”魏翊渊道。
“来自士族的攻击一直不断,虽说没有明确针对父皇的,可多少是一些阻力。”晋王是见过帝皇一怒的,所以他多了很多的警惕和敏感,“哪怕真输了,父皇都想杀一杀那些牢骚抱怨的读书人,更何况赢了呢?”
“我还听说,有流传的谣言,说前方败了。”
以中平王对皇帝的了解,他大概就能想到是怎么回事:“以前姑且是议论国事,不可能随意的因言获罪,哪怕有些人,话里话外都是刺。父皇他,还真有可能把奸人骗出来杀。”
“如若赢了,那杀这些牢骚份子就更轻而易举了。”晋王也懂。
皇帝暗地放出前方打了败仗的流言,可谁要是阴阳怪气说风凉话,就直接用锦衣卫抓起来,然后再在公布胜仗消息的时候,同时处理一批人——你就是散布谣言之人,且一直替姬渊在后方搞舆论破坏!
“那四哥怎么办呢?”魏翊渊问晋王。
“他是赌赢了。”
晋王表情虽沉重,但并不就此绝望:“但争,也才刚刚开始。”
………
赵毅跑到了吴王府里。
而叶长清也早就被通知过来,已经和吴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