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“这是否是他们取得领先的关键?马刺队该如何调整?”
在外行的人也能看出李佑最后阶段每个回合都在试图单打邓肯,于嘉好奇的问题很快得到了答案:
“挡拆之前增加了一次拉链掩护,很多球队都会使用,但问题在于后卫接球后,面对换防的邓肯该如何处理球。”
徐济成仿佛想到了男篮的后卫,突然叹息说道:
“过去如果有人告诉我1号位可以轻松打单一个全明星大前锋我很难相信。”
“但李佑确实做到了,一对一面对任何防守,他都能轻松得分。”
“最可怕的是他能在三分线外就解决问题,这彻底改变了马刺队的防守。”
“体能越是下降,尼克斯队打得越轻松,这场比赛他们在防守端也表现得很出色,科特-托马斯的站位选择比斯塔德迈尔更加优秀。”
“他们解决了后场篮板的问题,防守端也很少漏人,这就是卫冕冠军,个人能力与团队的完美结合。”
电视机前的球迷们听得一愣,如果只看集锦,其实nba球员都差不多。
毕竟集锦反映不出太多数据,看多了精彩进球,大多球迷也懒得思考比赛。
听到这番吹捧后,很多火箭队球迷心中也会有些疑问:
“冠军多了一些,难道李佑比麦克格雷迪更强?”
“.”
在绝大多数中国火箭球迷眼中,麦克格雷迪和李佑是同一档球星。
美国体育媒体倒是不清楚这些消息,对于已经进入excel时代的专业球评人来说,两支球队在总决赛针锋相对,战术素养极高。
sbc中心球馆有些安静,第4节比赛即将开始,只有abc解说席上的胡比-布朗在大声称赞道:
“这场比赛是两位战术大师的交锋,双方都在针对对方的弱点。”
“马刺队在失败中不断学习,尼克斯队利用起了自己的优势,用更充沛的体能不断消耗对手。”
“这是耐心、意识、身体的三重考验,毫无疑问,尼克斯队占到先机。”
听着身旁的老帅一通猛吹,迈克尔斯有些发蒙:
“比赛真有这么高端?”
尼克斯队替补席上,李佑在战术板上写写画画,同时不断叮嘱即将登场的斯塔德迈尔:
“不要过早顺下,裁判会抓你的非法掩护,及时站定,保持耐心。”
加索尔受到伤病影响打完第3节后这时候必须休息了,科特-托马斯也坐在替补席,他得控制好犯规数,不能再提前退场。
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