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的面说。
他知道,他要是当着老十三的面说,老十三肯定还会把他往死里打。
而雍正不是康熙,肯定不会再偏袒他。
所以,允祉是在看见老十三被雍正拉着手臂提前离开后,才开口在一众没什么事的皇室成员面前说的。
这些皇室成员中,多是晚辈,即便不是晚辈的,也是他平辈中的弟弟,也就不好把他怎么样。
不过,弘历可不好因此就冷眼旁观。
毕竟,雍正说过,老十三这些年轻的叔叔辈,才是他将来对抗士绅群体的依靠,他需要博得老十三的好感。
同时,他也需要让其他明白事理的皇室成员知道,他是会为他们出头的,会燮理皇族内部矛盾,对皇族内部煽风点火的人不会坐视不问的。
实际上,允祉这样在背后挖苦老十三,丝毫不给老十三留面子,尽管让一些不满新政、同情老九的皇室成员附和,但也的确让在场的许多明白事理的皇子不禁白眼。
连老十四都有些看不下去,在那里冷笑。
老十这个耿直之人,也忍不住要张嘴,还朝允祉走了来。
但老八拉住了他。
弘历则在这时倒成了第一个过来劝允祉的人,而拱手说:“三伯,请恕侄儿冒昧,十三叔也是为了大局,为了弘昌堂哥的将来,才不得不向汗阿玛请旨圈禁弘昌堂哥,为的是让弘昌堂哥反省,您就别说了,十三叔也是没办法了。”
“毕竟,如汗阿玛的谕旨所言,弘昌堂哥连领侍卫内大臣都敢打。”
“您心疼弘昌堂哥,侄儿理解,但您也要体谅十三叔啊!”
老三允祉没想到弘历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为老十三说话,而不附和他,还话里话外,说他不会为自己十三弟着想,不顾大局,大有怪自己器量狭小的意思。
而常和士林文人厮混的老三,已经同许多迂腐儒士一样,特别计较生活中的儒家伦理规矩。
要不然,他也不会对老十三打他的这件无关大政路线矛盾之争的小事,记恨到现在。
同许多儒士的毛病一样,老三觉得自己作为兄长,自己违制,对老十三的亡母不敬失礼,老十三不能计较,但老十三殴打自己这个哥哥则是不可原谅的大逆不道之举,自己必须计较!
现在,弘历作为一晚辈,突然来为老十三说话,而劝谏他,也让老三允祉的怒气像山洪似的突然冲了下来。
老三也就对弘历冷笑说:“弘历,虽然你是先帝最看重的皇孙,但也没有包庇老十三的必要!别忘了,我是你三伯,他只是你的十三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