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只有一句话,只要真是出于忠于汗阿玛,忠于我大清社稷,那就没什么不可以,自然也不必考虑我的感受。”
弘历说到这里就问隆科多:“您说呢?”
“四爷说的是。”
隆科多讪讪一笑,且拱手作揖:“奴才听了四爷的话,豁然开朗许多,也知道如何办了。”
“奴才告退!”
隆科多说着就带着玉柱离开了。
“李玉送一送。”
在李玉送着两人离开后,玉柱就忍不住对隆科多说:“阿玛,这宝郡王谨慎的很啊。”
“越是这样的越是不能轻视啊,以后还是不能轻易打这位宝郡王的主意。”
隆科多回道。
玉柱点首。
接着,隆科多又说:“好在,他愿意表现配合皇上出宽仁的形象,将来真要是他继位,当今皇上已为他扫除一切积弊,相信他也会如皇上所愿,安心做一守成仁善之君的,那时,王公大臣们的日子就好过了。”
玉柱有些好奇地问:“阿玛为何会这么认为?”
“因为当皇帝就跟当官一样,要不是为了那点特权,谁也不想那么累。”
“阿玛活了这么多年,就活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,人不为己天诛地灭!”
“当今皇上励精图治,革新除弊,不惜得罪王公大臣,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中年即位,不知道自己有几年好活。”
“所以,当今皇上抓权比较急,不惜用雷霆手段。”
“而要想让自己抓权显得正义,只能打着中兴为国的名义,毕竟这样才师出有名。”
“不然,圈禁先帝九皇子,杀阿尔松阿、鄂伦岱、训饬廉亲王,这些狠辣刻薄的事,就难以找到托词。”
“而宝郡王年轻,真要即位,估计也不是中年,自然可以不急着抓权,再加上,有当今皇上打下的中兴基础,还能乐得施恩,甚至眼下的新政,也才会在他当皇帝的时候才显出大的效果来。”
“那时他自然只需浩荡皇恩收买人心即可,如此至少在二三十年内,王公大臣是不用担心日子过不安稳的。”
隆科多说到这里就下了台阶,而叹了一口气:“只是那时的我老了,只有你们这些人才能享受悠闲日喽。”
“不说这些了,当今皇上虽然说抓权很急,但没有急中生乱,他要杀年羹尧,但这逼杀功臣的罪得我们这些大臣来背,所以要尽快找年羹尧更多的大罪上奏!”
不等玉柱说些好听的话,隆科多就摆了摆手,说起眼下他要做的正事来。
玉柱听后也一脸奋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