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陛下用着放心!”
……
翌日。
兴庆宫。
李平安又参加一场夜宴,不似昨天坐在主位,而是躬身侍候在陛下左侧。
大雍以右为尊,站对面的海公公面露得色。
任凭你武道厉害、功勋卓著,不过是另一个冷公公而已,陛下仍然宠信咱家!
李平安懒得理会这厮,望着左右列座的文武百官。
“不过两年功夫,干爷爷夜宴图上的百官,已经换了半数面孔,连兵部也是如此!”
偷摸瞥了眼面容温和的永宁帝,对比杀伐果断的先皇,竟有种不相上下之感。
百官将陛下捧成仁德圣君,连养老、贬谪的官员都深表认同。
永宁帝笑着举杯道:“多亏母舅督促,今年江南粮税大丰,辛苦受累了。”
“全凭陛下仁德,微臣不敢居功自傲。”
崔阁老连忙叩首:“陛下圣名响彻江南,士绅名流无不赞颂,个个都抢着交粮税。”
其他文官忙不迭夸赞,各种马屁听的李平安面色微红,不禁暗叹。
“咱家这马屁功夫,当真比不过这些进士,吹捧陛下的词儿引经据典不带重样。”
书,必须得读,多读书才会拍马屁!
看那些大老粗武将,憋得满脸通红,只会来来回回的喊“陛下圣明、陛下万岁”。
子时一到。
景阳钟声响彻宫廷,永宁三年已至。
皇族勋贵、文武百官三叩九拜,山呼万岁。
“众爱卿平身。”
永宁帝举杯道:“朕以凉德,获保宗庙,常恐负先帝遗命,夙夜孜孜,每览奏章至漏尽。
幸赖诸卿股肱戮力同心,使仓廪充盈,四夷宾服。值此之际,特赐诸卿金玉如意,共沐新春之庆!”
百官闻言再拜,齐齐高呼。
“谢陛下恩赐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除夕夜宴结束后,百官勋贵离去。
李平安本该回慈宁宫,却不见陛下屏退,只得亦步亦趋跟着来到御书房。
陛下登基后,习惯在御书房阅览奏折,勤政殿成了纯粹上朝的宫殿。
永宁帝落座后揉了揉额头缓解醉意,挥手道。
“小安子累了一整天赐座。”
“拜谢陛下。”
李平安磕头谢恩,小半边屁股蹭着锦墩,看似坐着实则悬空。
永宁帝翻了翻奏折,从中取出一册。
“朕命沈爱卿远赴江南,查探齐王案,这是他送回来的密折,小安子瞧瞧有什么疏漏。”
李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