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壮大自身。
因为爹知道,以咱们的本事,定然能笼络起一帮人,吸引诸多有志之士。
而等故元进一步衰弱,爹四面出击,打张士诚,打陈友谅,
等将他们打败后,当地军民闻我红巾之名,争相来投,传檄而定。
那时爹就明白了,咱们得人心,当年想的法子对,
于是爹就想着去北边,将故元的一些人也收进来,
让他们也跟着咱们打仗,此消彼长,故元也就不得而惧。”
朱元璋略显空洞的声音在武英殿内回荡,
太子朱标面露思索,脸色凝重:
“父亲,您是说..此法会让一些野心之辈更容易网罗部众?”
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,点了点头:
“原本一军一将,将领只能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
有朝廷军制在,他们就是想扩军都无能为力。
将领能够轮换,或许会对大明掌控军伍有裨益,但却也会生出极大隐患。
若是有一将领爱兵如子礼贤下士不吝分功,又是军中名将,
这么换来换去,不知要让他有多少步众。
如此,天下大乱就在眼前。
到时候就会如那宋祖一般,不想反都不成了。”
说着,朱元璋面容平静,拿起酒杯将其中酒水一饮而尽,淡淡开口:
“朕听闻那陆云逸就对军卒极好,时常给手下军卒采买肉食,朕看他就是此等人。”
武英殿内的气氛为之一冷,刹那间变得寒气逼人。
朱元璋淡淡开口:
“太子啊,你没打过仗,
不知道一个能带着军卒打胜仗赚军功,又对军卒好的将领有多么招人爱戴。
若在军中推行此法,不用二十年,这军中就遍地是‘陆云逸’的旧部。
太子你想想,若是你在军中不得寸进,立功无门,升职无路,
到时候会不会想起这位不吝提携的老上官?”
太子心中一惊,心中恍然大悟,已经悟透了其中关键,抿了抿嘴:
“父亲教训的是,孩儿明悟了。”
朱元璋表情平静:
“世间无万全法,凡事皆有利弊,帝王行事,看的不是最好,而是最坏,
一个不慎,大明之地又要重归乱世,再起兵戈,到时天下大乱,又是民不聊生。
朕做过乱世人,那日子真难熬啊。”
“儿臣谨记。”
太子朱标脸色严肃,显然是将此话听在了心里。
父子无言,过了许久朱标才缓缓开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