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旭行色匆匆,很快就在河州港外围见到了李景隆一行人。
他一眼便看向了中间那身穿淡青色长袍的年轻人,不能走到近前,便躬身一拜:
“下官乃河州知州陈旭,拜见曹国公。”
陆云逸瞪大眼睛,眼睁睁地看着前方来人,很快便反应过来,
一把将李景隆拉过来,二人调换位置。
李景隆此刻也有些若有若无的尴尬,轻咳一声,朗声开口:
“徐大人请起。”
陈旭直起腰后看到眼前之人换了模样,刹那间愣住了,
但他很快便收敛了脸上表情,转而变得凝重。
他朝着那河州港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:
“曹国公来得正好,下官原本想处理完此等事务,再上船禀告两位国公,还请曹国公恕罪。”
李景隆脸色凝重:“无妨,带路吧。”
陈旭在前方带路,看向一旁的陆云逸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:
“不知这位大人是何名汇?”
他能够看得出来此行人是以李景隆与这个年轻人为首,甚至这个年轻人还站在中间。
这在大明等级森严的官场上,可是大忌,
但曹国公却毫不在意,显然关系匪浅。
陆云逸沉声开口:“本官陆云逸,乃北平行都指挥佥事,此番奉朝廷政令去到西南征战。”
陈旭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站定后躬身一拜:
“下官拜见陆大人,下官虽为文官,
但河州往来商贾众多,下官也结交了不少朋友,
从他们口中得知,陆将军在北征大军中立下大功,真乃少年英杰,下官佩服!”
陆云逸与李景隆悄无声息对视,一眼便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。
陆云逸上前将他扶了起来:
“陈大人过誉了,本官只是偶得功勋,比不得陈大人将这河州操持有道,商贸繁盛。”
一听此言,李景隆便明白了陆云逸的意思,也同样说道:
“陈大人,你是朝廷官员,能结交不少商贾为好友,不错,是个干实事儿的。”
战国时期的《管子·小匡》中曾言,
士人地位最高,农民次之,手工业者再次,商人地位最低。
流传至大明已经过了将近千年,虽然宋元二朝的商人就是士人,初步融汇一处,
今大明新立,律法严苛,商贾又恢复了原本地位,
虽然商贾攀附权势,但依旧上不得台面,
但随着时间流逝,‘士’与‘商’便又会汇聚一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