坪山坳,位于古松山与坪山之间,
是一条道路狭长,处在两山缝隙之间的山坳,
也是通往金齿司最重要的一条通道,
若是不走这里,则需要绕道保山,平白无故多走那么四十五里路。
如今,坪山坳中不似以往那般平静,反而多了几分喧闹,
不算宽阔的山坳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军帐、帐篷,
没有精致的布局,没有刻意的规划,
只是尽量地将其挤在一起,
将一切可利用空间都紧紧抓住,来阻拦晚上的冷风与白日的细雨。
这里驻扎着从景东调动向金齿卫的三万麓川人,
其中军卒一万二,民夫一万八,
以此来运输粮草军械,保证大部通行以及开辟清理景东到金齿卫的道路。
此时,三万麓川人齐聚的军营中非但没有感受到一丝丝安全感,
反而被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所取代。
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,
军卒们随意坐在一起,三五成群地交谈,健硕的身体裸露在外,
时不时看向不远处那些身形干瘦,正在不停忙碌的民夫身上,
隐隐间,还能听到一些交谈声传了出来,
“这些人都是累赘,干活又慢,吃得又多,就像是饿死鬼。”
“是啊,原本粮食就不多,全被他们吃了,要是能死一些就好了。”
“听说,营内已经开始缺粮了,这些民夫都只能领到平日一半的分量。”
“也不知大人是怎么想的,距离金齿卫那么近,
还让我们等在这里受苦受累,咱们待在这有多少天了?
这日子过得,都有点糊涂了。”
“十日..应当有十日了。”
聚集的人群从最开始三五成群,越来越多,到如今的十余人,
声音也从最开始的低声细语变得毫无忌惮,七嘴八舌地说着,
虽然他们的粮食没有受到减份,
但可以预见的是,若是再不走,
他们迟早有一日会在这里挨饿受冻。
汇聚的人越来越多,
慢慢变成了二十余人,三十余人,气氛也变得有些凝重,
众人的声音不再是毫无忌惮,甚至是放大了音量,
似乎人群给了他们莫名的力量。
声音很快引来了此行麓川主将纳布迪,
在麓川,“纳”有接纳、包容之意,“布迪”则暗示着勇敢或坚定,
麓川主将纳布迪也如名字一般,
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