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有学识的老先生,
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进入其中,古怪万分。
更重要的是,朱标觉得,
军务一道他不必亲自操持,有都督府一众军候在即可,
更何况,舅舅弟弟等人兵事强盛,仗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来打。
朱元璋将身体向后靠去,手指不停地敲打座椅扶手,面带笑容:
“文英这次找了一个好女婿,年纪轻轻已经立下汗马功劳,
但让朕有些难做,
朕是不知该如何封赏,才打算将其塞进詹事院,
如此再多赏他一些银钱,等到时文英来京,问起朕来,
朕也说得过去,也省得他老絮叨。”
大概是想起了义子即将进京,
明皇朱元璋身上的戾气舒缓了许多,转而带上了几分柔和。
他继续说道:“至于研习军事..京中武将众多,也用不着他,
还是让他去大宁吧,正好大宁的城建好了。
咱们大明重臣,光会打仗可不够,
要上马用兵,下马安民。
若是他再做得好,到时候再提拔也不晚。”
至此,朱标算是看懂了父亲的安排,知道这是要重点栽培。
如今朝廷,能打仗的将领不缺,
但缺的是能镇守地方,忠于朝廷的将领,
在朝廷看来,此等将领才值得培养,才能够登上高位,进入都督府!
深吸了一口气,朱标微微躬身:
“父皇明鉴,儿臣懂了。”
话音落下,武英殿外突兀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,
二人循声看去,只见身披甲胄,
手握长刀的武定侯郭英手拿一封文书,快步走了过来。
他在下首静静站立,拱手抱拳行礼,沉声道:
“启禀陛下,太子殿下,云南急报!”
上首的朱元璋目光顷刻间变得锐利,
与太子朱标对视一眼后,沉声开口:
“呈上来。”
一旁的红衣大太监,连忙走了下去,接过文书,而后快步递给陛下。
朱元璋拿过文书,快速打开查看阅览,
当看到一半时,他脸上的肃穆就已经消失不见,
取而代之的是惊愕,以及一些不可置信。
一旁的朱标见状眼睛眯了起来,发生了什么?
他还从未见过父亲如此模样。
朱元璋已经看完了奏疏,只觉得嘴唇干涩,
定了定神,他又将眸子投了过去,快速阅览
慢慢地,他的嘴角勾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