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内外交困啊,这外省的订单马上就要验收了,我们内部成员还在搞分裂,只是想起这些事儿就头痛。”
老支书闻言,喝了口浓茶才说道,“知道咱们村的那口井为什么那么多年都没干过吗?”
秦风闻言抬眼看向他。
后者语气慢悠悠的说道,“因为这井底下有多股泉眼,所以不不容易干,你们这工艺社其实也一样,知青有知青的长处,村里人有村里人的本事,硬要撮合在一起,反而容易出事。”
“您的意思是……”秦风若有所思的看向他。
“分开考核,各展所长呗。”老支书拿手敲了敲桌子,“就像种地,旱地种高粱,水田插秧苗。”
“你那些小组分的还不够细,所以就容易出问题,再细分一下,效果会好很多。”
听完老支书的话之后,秦风瞬间明白了症结所在。
第2天一早他就把工艺社的那些人全都叫了过来,然后又重新划分了一下,让设计组的人负责精品,生产组的人负责普通雕件,彩绘组和养殖厂的人不变。
秦风说完后,还根据他观察到的一些细节,把人员进行了仔细划分。
被他这么一划分,原本乌烟瘴气的气氛顿时少了不少,虽然还是有人不满意,但是起码在经过调整后,大部分人都还是满意的。
而且效率也确实提高了一些上去。
好消息接踵而来,又过了一天那两台机器也被改造完毕,有了机器的加入,那些普通雕件的生产速度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。
效率起码是以前的两倍。
到了第10天的时候,他们就已经做出了270件雕件,精品有70件,普通雕件两百件。
可以说按照这个进展发展下去,他们一定能在交货期前交上货。
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验收货前的晚上,工艺社里灯火通明,全部人都在加班加点的干活,所有雕件已经完成,他们要再检查一遍还有没有质量问题的,然后打包,清理好干活儿的场地。
秦风正忙着贴标签呢,六子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,“小风,我刚才收到个消息,说是明天外省的人过来咱们这儿验收的时候,可能还要带个外国的客商过来。”
“真的?”秦风有些惊讶的看着他,“这事儿怎么不提前通知咱们?”
“人家那边说是临时决定的,那人似乎也是无意中看到了咱们的蛋壳雕件,说是很感兴趣,要过来看看,而且对方好像还是个收藏家呢。”
曲依然站在一旁听到这话后,也有些惆怅,“那是不是还得准备点英文介绍啊?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