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闰余成岁,律吕调阳……”
竟然二十句都记下了,一点都没有错。
梁夫子的眼眸亮了,“你以前学过?”
王旺财说话了,“孩子没有学过。”
梁夫子笑了,“行吧,那就收下你了。我给你列个表,你去买来这些读书需要的东西,然后,再来学堂。还有,你在学堂住宿不住宿?”
王大牛想了想,村子距离县城就十来里,不远,自己每天回家,还能帮着家里干活,就说道,“不住宿。”
梁夫子说道,“那午饭可是要在学堂吃的。每个月五百大钱。”
王旺财连忙说道,“吃,我们午饭在学堂吃。”
说着,又拿出半钱银子,给了梁夫子。
梁夫子给写了一张纸,里面有所需的书籍,笔墨纸砚,等等等等。
王旺财告辞了梁夫子,带着王大牛去买这些东西。
买完又花了八两银子,王旺财暗暗感慨,若不是仙人给了大牛一百两银子,自家还真供不起孩子读书。
买完这些东西,王旺财送王大牛回去学堂,就独自离开了。
学堂分为三个班,甲班,乙班,丙班。
甲班是准备科考的班,乙班是学习四书五经的班,丙班是启蒙的班。
王大牛被分入了丙班。
王大牛用了三天时间,从丙班进入了乙班,用了一个月时间,从乙班进入了甲班。
梁夫子对王大牛看重极了,庆幸自己收到了这个天才。
在期间,林凡又用点悟戒尺敲了王大牛三下。
于是,诗词曲赋,诸子百家,二十四史,都进入了王大牛的脑袋。
王大牛在甲班如鱼得水,学习的很快。
王大牛在甲班学习了半年时间,梁夫子就说,自己没有什么好教王大牛的了。
王大牛依旧去学堂学习,准备来年二月的县试。
这个时候,梁夫子的书房对王大牛开放,王大牛可以自由进出,可以去里面看书。
梁夫子还弄来很多县试,府试,院试的试题,给王大牛做。
梁夫子觉得,自己做这些试题,都不可能比王大牛做的更好了。
其间,林凡又敲了王大牛三次,每次三下。
王大牛越来越聪明,不仅学习的很扎实,还能举一反三。
就算是最难的算学,也学的很好。
很快,二月就到了,要举行县试了。
王大牛早早和学堂里的其他学子报了名,还找了一个秀才担保。
县试的时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