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更精彩!
9. 南唐乡:总面积51平方千米,人口2.5万 。南唐乡农业基础较好,以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为主 。近年来,南唐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发展了草莓、葡萄等特色水果种植,建设了一些采摘园,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。南唐乡还注重乡村文化建设,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,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,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。
二、历史脉络
翼城县古称唐,是商王朝的重要诸侯国 。西周初年,唐发生动乱,被成王所灭,随后成王将其弟叔虞封于唐(地兼今翼城、曲沃、绛县为一),建都于县西唐城村,不久后迁至翔翱山下(今南梁故城村),因山形如鸟翼,故命名为翼(又名绛) 。到叔虞之子燮父时,将唐改称为晋 。晋景公十五年(前585年),晋国都城从翼迁往新田(今侯马市) 。
春秋中晚期,晋国在旧绛都(即今翼城)设“绛县” 。秦代时,县名延续,属河东郡 。西汉时仍属河东郡 。东汉时易名为绛邑县,依旧属河东郡 。三国魏正始八年(247年),分河东汾北十县为平阳郡,绛邑县归属平阳郡 。西晋、东晋时期,仍属平阳郡 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,在今翼城设置北绛郡,领小乡、北绛二县,又在今绛县设置南绛郡并南绛县,同时设置曲沃县与闻喜县隶正平郡,绛邑县自此一分为三 。北齐时废除南绛郡,与北绛郡北绛县合并 。北周时将北绛郡改为绛州 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除郡制,改为晋州 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改名为翼城县,属绛郡 。义宁元年(617年),合并翼城、绛县为翼城郡,并设置小乡县 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郡制废除,改为浍州,二年后改为北浍州,四年州制废除 。乾符元年(874年),李罕反叛唐朝,从河阳进攻翼城,并攻破县城,在绛、翼一带大肆杀掠 。天祜二年(905年),再次复名为浍州 。宋代时改为翼城县,隶属绛州 。靖康元年(1126年),金兵入侵 。金兴定四年(1220年),升为翼州,辖垣曲、绛县、隆化县 。元代时又复名为翼城县,隶属绛州 。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改隶平阳府 。清顺治元年(1644年)十月,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失败后,起义军余部以哈哈教名义,驻扎在大河山兜垛寨,响应者众多 。顺治六年(1649年),大同总兵姜镶率兵反清,派遣部将南下,攻打平阳府未克 。翼城哈哈教首领安定国率数千人驻扎在大河山,听闻姜镶之变,安定国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