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片土地的建城史。东晋元兴三年(404年)建辽东城,此后历经朝代更迭,这里一直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镇。辽金时期置辽阳府,清康熙三年(1664年)改辽阳州,属奉天府。
“文圣”之名也颇具渊源。据《辽阳县志》记载,在明代洪武年间,域内曾有一座文庙,规模宏大,气象森严,是当时儒家文化传载的圣地,文圣的名字就由此得来,也奠定了此地深厚的文化根基。1949年设文圣区,1960年改公社,1980年复改文圣区 。1999年,撤销太子河区太子河乡,将其所辖的裕民村、国庆村、太子河村、兴隆村划入文圣区(东兴街道)。2011年,文圣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,将武圣、文圣、襄平、南门、东兴(不含河东创业队)5个街道划归白塔区;将灯塔市的罗大台镇,太子河区的东京陵乡,辽阳县的小屯镇(耿家屯等6个行政村除外)划入文圣区,面积由46平方千米增至305平方千米 ,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。
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文圣区融合了多民族文化。从战国时期的燕文化,到辽金时期的契丹、女真文化,再到明清时期的满汉文化,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、交融,形成了独特而包容的文化氛围。例如东京城的建筑风格,就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,既有满族帐篷的形制信仰,又融入汉族宫殿的斗拱飞檐。
三、历史人物
文圣区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,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,为家乡乃至国家做出了贡献。
何经涛,1973年9月出生,是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的杰出代表。1995年5月,他踏上人民法院工作岗位,历任书记员、助理审判员、审判员,后担任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。多年来,他坚持自费订阅10多种杂志,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,读书心得达上百万字,还将报刊上剪下来的典型案例装订了10多本。他不仅业务能力超强,政治素养也过硬,在面对外界诱惑时,始终牢记法律至上的理念。2008年,他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,即便如此,仍坚持一边透析,一边钻研法律、分析案例,还在病床上成功调解多起案件。2009年肾移植手术后半年,他又重回热爱的审判岗位,全身心投入工作,26年来办理的案件从未出现错案及上访案件 ,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卫士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夏卫明,1955年3月出生,曾历任辽阳市文圣区市容监察中队副队长、土地局副局长等多个职位。2001年,辽阳大规模拆除城区违法建筑,他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