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“哦?”崇昭帝浓眉微挑,踱步至御案之前,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地的儿子,眼中探究之意更浓。
“那……献策者何人?竟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,何不宣召入宫为朝廷所用?”
李桓抬起头,目光坦然,一字一句清晰无比。
“献策者非尘世中人,现居山野清修,不图虚名。儿臣斗胆,待西疆困局得解,社稷转危为安,再来御前为她请功。届时,请父皇念其有功于社稷,厚赐封赏,以表其德!”
“好!”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豁然开朗的笑意。
“传朕旨意!”
他转身,龙袍重重一拂,带起一阵凉风。
“着端王李桓全权督办以工代赈事宜,工部、户部须全力配合,不得有误!冰橇图样即刻发往西疆郡县军器所,命能工巧匠昼夜赶制……”
“所涉赃银赃粮,尽数按策用于平准仓、惠民药局!”
“着太医院按方配药,火速运往前线及流民聚集之地!”
“命兵部精选熟悉西疆地形的死士、猎户,不惜一切代价,潜入黑风口,接应太子!”
一连数道旨意,如同惊雷,飞出紫宸殿,震动了人心惶惶的上京城。
次日,数千流民在安化门外集结。
他们面黄肌瘦,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裹着枯瘦的身躯,眼神空洞麻木,像潮水般往城门方向涌动,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酸馊的气息。
然而,当贴在城门的皇榜被宣读,“以工换粮,战后授田”的政令,和一桶桶清香浓稠的热粥抬出城门,让那一双双浑浊的眼睛,燃起了久违的、微弱却真实的希望之光。
“朝廷……朝廷没有忘了咱们啊!”
“有活路了!有活路了!”
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人群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山呼。
许多人激动地跪倒在地,朝着皇城的方向叩首。
李桓亲自坐镇城楼,寒风卷起他的大氅,翻飞如浪。
他俯瞰着下方涌动的人潮,紧抿的唇角终于有了一丝松动。
“开仓。登记。分派工役!”
“务使壮者有力可出,弱者有粥可食,各安其分。”
凛冽的寒风,发出低沉的呜咽,卷着告示的碎片和人们微弱的希望,吹过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,吹向寂静幽深的水月庵,也吹向遥远的西疆边陲……
西疆,黑风口。
陡峭的岩壁上结着厚厚的冰棱,如同倒悬的利刃。
寒风鬼哭狼嚎般的穿过峡谷,卷起地上的积雪,打在士兵冻僵的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