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痕小说 > > 江海潜寻 > 第156章 后记 历史与科技,过去与未来

第156章 后记 历史与科技,过去与未来(1 / 2)

2024年3月23日。

说来也巧。在昨天,即3月22日,相关部门发布了“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的讯息,其中,便有我一直很关注的“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遗址”项目。(详见“作者有话说”)

关于其意义,简言之,有二:

一是,完善了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;二是,在考古过程中使用了超世界水平的深潜技术与装备,促成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跨界融合。

在中国水下考古史上,这一“科技考古”的壮举,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。

如笔者在小说中所言,“科技助推了考古,考古丰满了历史”,科技之于考古,之于历史的重要性,莫过于此!

回顾创作历程,此时此刻激动莫名。

不知不觉间,我第三本现实题材小说《江海潜寻》,便从“榴花似火”的盛夏,写到了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时节。

期间,推翻过多次,但终于在今日完结。

在长达十个月的创作期中,有过瓶颈,有过纠结,也有过困惑,但我终究完成了,在很多人眼中都“不好写”的一本书。

这个“不好写”,首先在于题材。如我在出版、剧本上的搭档左老师所言,“这是一本选题独特的小说,它意味着机遇,也意味着风险”。

作为一本参赛的小说,“机遇”之意,无需赘言,懂的都懂;所谓“风险”,内涵就很丰富了,我猜他主要的意思是“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借鉴的小说”。

我想,他是很了解我的,所以他又说,“不过,你一直是这样,你就不是喜欢跟风的人,甚至还会有意避开绝大多数作者写过的题材,尤其是同站的”。

没错,我承认,我以“中国水下考古事业”为题材,肯定是考虑了选题的“独一性”。

然而,这却不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。

因为,这一切都是“自然而然”发生的。

就像我,在13年前开始钻研历史;9年前开始走访博物馆、遗址;7年前开始积累“科技考古”的知识,并与许多行业人士相识相知,结为挚友。

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,看得多了,走得多了,自然就有表达的欲望。

所以我说,写什么题材都是“自然而然”发生的事。

但同时,又有一些机缘巧合。

时间回到2020年。

其实,在那时,我就想写出一部致敬中国科技考古事业(科技考古中包含水下考古),反映“建设有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考

最新小说: 公路求生,车车越粉创人越狠 顶上战争,亲手处决逃兵王 快穿:拯救那个小炮灰 觊觎平行宇宙的挚友 重生团宠: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资本家小姐随母改嫁,被继兄宠疯 你一个秘书,比领导进步还快? 就算是假千金也要勇敢摆烂 抗战:开局百万吨物资,首长麻了 不是,哥们?你是咋成魅魔万人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