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长乐宫正殿内变的很静。
殿外候着的宫人们只能看到烛火映在窗纸上面的,皇帝与贵妃相依的身影。
好一会儿之后,贵妃才在殿内唤了芙蓉的名字,要她去小厨房传话。
然后芙蓉领命往小厨房赶,正殿又一次恢复了寂静。
相似的寂静笼罩着整座宫廷。
直到元徽七年的八月初三,一封从襄阳府紧急呈送的折子递入皇城,才彻底打破了内宫外廷这死水一般的平静。
襄阳府十数官员联名上书,弹劾国舅强占民田、冒领官田等十项大罪。
然后京官之中也有人闻风上奏,弹劾国舅贿赂官员、操纵官员调任。
一时之间,国舅累累罪行传遍京师,简直就是沦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。
朝廷的官员有不少人上书为襄阳府百姓喊冤,要求严惩国舅。
甚至有的官员在弹劾国舅的折子之外,还另呈一份请求致仕的折子,直言不愿与如此卑劣之辈共事,若是皇上执意要包庇国舅,那就请免去他们的官职,允他们以清白之名归乡讲学,只盼能够教化一方,莫再出现如国舅那样的国朝败类。
现在整个赵家的名声都为皇后的两个哥哥所累,已经变成了百姓口中的大奸大邪之辈。
甚至就连身在后宫,什么也不知道的皇后娘娘,都变成了歌谣之中包庇兄长作奸犯科的妖后。
甚至有人在传,说怀王之所以薨逝,就是因为赵家作孽太多,老天有眼,这才夺去了怀王的性命,以免怀王来日登上皇位,更要助长赵氏族人的恶行。
当然,那样的谣言是没有人胆敢拿到皇城之内传播的。
但因为这个案子实在太大,涉事的还是外戚、是皇后的兄长,所以一向与外廷处于两个世界的内宫,还是知道了外廷的这个案子。
据说,皇后的两个兄长已经被押入刑部大牢候审了。
皇后强撑着站起了身,要玛瑙她们伺候自己梳妆。
如今正是天子为此案盛怒的时候,胡嬷嬷哪敢让皇后娘娘去凑这样的热闹。
她劝皇后:“娘娘稍安勿躁,若是真有冤情,皇上圣明,定然会查明真相,还国舅爷一个公道的。”
说完,她还给玛瑙几个都递了个眼色,是不让她们伺候皇后娘娘梳头更衣,去为国舅爷求情的意思。
现在不论谁去皇上面前为国舅爷求情,那都明摆着是要触怒圣颜的。
玛瑙几个本就不赞成皇后娘娘此时去为国舅爷求情,此时胡嬷嬷一个眼神递过去,她们就更是不敢去拿梳子了。
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