续培养传统儒学家和诸多科举状元时,当欧洲的大学继续教授出一个又一个神学家时,我们新洲大学的毕业生却成为一名名教师、工程师、农艺师、医师,为这个国家,为这个民族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。”
“你们,将是一个崭新文明的缔造者!”
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特别是那些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,兴奋得振臂高呼。
罗振辉**随后发表了讲话。
这位年届五十的新洲**身着简朴的立领青衫,言辞间却充满力量:“……新洲大学存在的意义,不仅在于传授更为高深的知识,更在于进一步塑造灵魂。”
“我们要培养的,是既懂得‘格物致知’的科学精神,又具备‘经世致用’的实践能力的全新一代新洲人!”
他环视台下年轻的毕业生们,目光殷切:“你们是幸运的,因为你们成长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。你们也是肩负重任的,因为国**和民**的未来将由你们亲手缔造和建设。”
“……记住,无论你们将来成为教师、工程师、农学家,还是****,都要牢记一点,知识不是为了个人功名利禄,而是为了国**的强盛,民**的崛起!”
“……”
——
夕阳西下,毕业典礼的喧嚣渐渐平息。
校园里,三三两两的人群开始离去,但那些关于理想、关于未来的讨论声,依然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回荡。
在校园的另一端,余启铭正陪着罗振辉、李显清参观新建的化学实验室。
“这些玻璃器皿是从东平琉璃厂特别定制的?”李显清仔细端详着一套蒸馏装置,轻声问道。
“是的。”余启铭点头,“为了指导学生进行化学试验,我们还从新华重工、东平联合化工两家企业聘请了数名专家、工程师,待下个学年开学后,就会抽空过来授课。虽然,部分工程师在理论上稍微弱一点,但在实验操作上却相当精熟,都是我们当年培养的宝贵人才。”
罗振辉轻轻抚过光洁的实验台面,微微点头:“教育是百年大计。今天我们投入的每一分钱,将来都会以百倍回报社会。”
他转向余启铭,“小余,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!不仅要主持部委和科学院的一大滩事,还要办好这座倾注我们所有心血的大学。这座大学除了要传授我们‘带来’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内核。”
“我明白!”余启铭郑重地点头,“我会投入我所有精力,努力将这座大学建成为世界第一流高等学府,并为我们新华各项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