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,儿臣绝非有意陷本家于绝境。”结城家康向家康重重地拜伏道。
“死了那么多人,岂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服他们的?”家康无奈地叹了口气:“一路逃一路败,之前提拔的那些小将没有一个争气的,我德川一门也缺少后起之秀,如今为父在家中的威望已是大不如战前,此番力排众议前来向右府求和已是尽力了,又有什么脸面让他们与你冰释前嫌呢?”
“父亲,您是本家的顶梁柱,那些家臣怎敢忤逆您?”结城秀康仍对家康在德川诸将中的权威坚信不疑。
“之前的威信全是建立在赫赫战功之上,不论是讨伐武田,还是与太阁对阵于尾张,本家皆未尝败绩,这也使得移封关东前后本家的权威无人敢于挑战。可随着几番惨败,本家实力大损,威望也随之跌入谷底,若想凭借一张嘴几句话便消除他们的不满,实在是痴人说梦。因此,为父此番前来向右府求和,不仅是为了保住德川家家名,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提升本家的威信,这对你恢复在家中的声誉和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。”德川家康言辞甚是诚恳,直教结城秀康激动不已。
“父亲的苦心,儿臣未能过早领会,实在是惭愧。”结城秀康深吸一口气,信誓旦旦地说道:“虽不知方才您与右府商议是何结果,但儿臣在此立誓,本家的事就是儿臣的事,此番儿臣愿竭尽全力保德川一门万全。”
“你有这番心意,为父便知足了。”德川家康垂下头,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眶,哀叹道:“你虽是太阁养子,但毕竟是德川氏的血脉,自当借此次立功之机与本家划清界线,又怎能因为此事再次牵扯其中,到时候恐怕是要引起丰臣诸将猜忌,跟为父一起受处分啊。”
“那又如何,桧原一战已经报答太阁恩情了,现在是儿臣为本家尽力的时候了。”结城秀康一脸诚挚,说完,他稍稍停顿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况且有右府在,那些莽夫绝不敢对我做出过分之事。”
“你就这么相信右府?”家康对秀康前一句表态很是满意,但听到他后一句话却是有些吃惊。
“是的,儿臣与右府接触不多,但也能感受得到,他确实是为丰臣氏着想的,而非毛利、黑田那般的投机小人。儿臣是太阁的养子,有他在绝不会有所差池。”
“战国乱世,对人万不可深信不疑,特别是交情尚浅的时候。”家康好心提醒道。虽说此番是想利用秀康解德川氏的困境,却也是以一颗父亲的心希望他能安安稳稳生活下去,不要因为轻信他人而落得凄凉下场。
“你说的这些,儿臣都懂,可有时候儿臣也不知道哪些人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