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笑不已。
“难道不是吗?你还想跟我抵赖?”
“你们跟米国人合作了那么多年,生产销售了那么多车,学会自己造车了吗?”
“把从米国运来的各种零部件,咔咔一顿组装后,高价卖给老百姓赚取暴利,然后和米国人分钱。”
“吉普车不太好卖了,你们又想卖轿车,但依然还是不愿意自主研发,又跑去求南寒人合作建合资厂。”
“接下来,必然又是之前一贯的路数,一点儿技术不学,就甘愿当个来料组装厂,高价卖合资轿车。”
“而你们最大的长进,就是野心更大了。跟南寒人合作都还没落地,就已经想着要和奔驰合作,还说自己不是买办?”
魏广宏这一顿调侃输出,真是无比打脸。
窦建盛想要反驳,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。
因为这些年,他们公司确实就是这么干的。
自主研发这条路,实在是太难走了。
如果没有高人指点、天才引路。
要想出成果,那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砸很多钱。
否则不养一大批科研人员、不采购使用大量的设备和耗材。
怎么可能会有科研产出?
而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,还不一定会有重大科研突破。
于是乎。
造不如买!
自主研发不如技术引进!
历届公司高管,都只想着尽快出成绩,以便能快速进步。
在以发展经济为重点,疯狂追求gdp的大背景下。
谁还有心思,年复一年的艰苦奋斗?
当别的车企与外国合作,销量节节攀升、利润不断增长之际。
公司的高管们只会巴不得,多搞几个合资品牌、多造合资车。
谁还会努力消化引进的技术,然后自主创新,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好车呢?
所以……
别看燕京汽车公司历史悠久,生产销售的汽车也好几百万辆了。
但近些年,全靠生产合资车赚钱,而且大部分利润,还都被米国人拿走了。
哪怕想要赌气说公司有能力造出一款国产好车,窦建盛都没有一丁点儿底气。
一个为了降本增效,连设计部都裁的没多少人的汽车公司,哪好意思吹嘘自己有自主研制汽车的能力?
“老窦,说话呀!怎么变哑巴了呀?”
魏广宏语调戏谑,嘲讽拉满。
是兄弟才会如此毫无顾忌。
关系要是没好到一定程度,他哪儿会如此嘲讽一个根正苗红的‘红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