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处走穴的,到二十多岁才完成了这个人生梦想。
三个人达成共识后,白客和凤琴暂时回县城,等韩盛和老梅把特区音像社弄起来后,白客再带着张薇到特区签约、录制磁带。
下了飞机,凤琴开着五十铃和白客一起穿过市区,准备回到县城的时候,白客看着道边突然喊:“等会儿!等会儿!停下来我问问。”
原来,道边有家新开张不久的液化气站,门口停满了车辆,队伍蜿蜒曲折一直排到马路上。
白客让凤琴也开着车子排上队伍,自己则下车向里面走去。
其实,市内的居民82年就开始使用液化气罐儿了。
不过基本都是石油石化这类单位内部使用。
不知道眼下这个液化气站是不是开始面向市场了。
眼下,白客家跟其他绝大多数家庭一样,都是一年四季烧炉子。
穷人家使柴锅做饭。
富裕人家使大块儿煤做饭。
白客这样身家近千万的小富豪也不例外。
很多年以后,人们都羡慕七八十年代。
说那个年代汽车少污染少。
汽车少不假。
站在县城的主干道旁,十来分钟才能看到一辆汽车慢悠悠地开过去。
孩子们都兴奋地大叫:“大车!大车!”
可污染一点不少。
家家户户都烧炉子,冬天取暖季的时候,天空都是乌突突的。
夏天的时候屋子里也是摸哪都一层煤灰。
要是能用上液化气罐儿,家里的状况就改变许多了。
液化气站的门口看着很拥挤,到了里面其实还好。
收费窗口的开票员在跟一个男青年闲聊着,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白客招呼了她两次,她才不耐烦地转过脸来:“什么事?”
“请问液化气卖吗?”
“不卖我在这里干什么?”
“我是说私人。”
“私人也卖,不过一次要买十罐儿。”
说完,开票员还跟男青年对视一下,哈哈一笑。
男青年也上下打量白客。
“买!我就买十个。多少钱?”
开票员愣了一下,冷笑着说:“押金80元,一罐气儿50元,一共130元。”
“要押金干嘛?我直接把液化气罐儿买下来不行吗?”
“国家的液化气罐儿怎么能卖给私人?”
“行了,行了,10个罐儿1300元对吧。”
白客说着从包里拿出两沓大团结。
男青年和开票员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