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听起来像是大数据分析?”小周眨眨眼。
“差不多。”刘好仃点点头,“不是高科技,但我们得用点脑子。”
“那谁来负责这个数据库?”阿梅问。
“我来牵头。”刘好仃毫不犹豫,“你们几个先搭个框架,等稳定之后再培训其他人使用。”
会议继续进行,讨论逐渐深入。有人提出小程序界面设计的问题,有人担心客户操作门槛太高,还有人建议加入语音输入功能方便年长客户。
“总之,这件事我们得尽快推进。”刘好仃最后总结道,“大家分头行动,下周之前拿出初步方案。”
散会后,大家各自忙活去了。刘好仃回到办公室,拉开抽屉,拿出那本《企业客户调研实战指南》,翻到中间一页,上面写着一行笔记:
“客户反馈不是任务,而是对话。”
他盯着这句话看了一会儿,拿起手机拨通了技术部的电话。
“喂,老李吗?能不能抽空帮我看看,咱们能不能做个简单的小程序,客户随手一点就能给我们打分?”
……
接下来几天,团队动作迅速。阿梅负责联系外包公司设计小程序界面,小周和几位同事一起搭建数据库雏形,还有人跑市场部了解客户偏好。
刘好仃也没闲着,他亲自测试了好几个市面上常见的客户反馈平台,对比它们的优缺点,还跑去隔壁一家电子厂“取经”,看人家是怎么做快速评估的。
“你们那个小程序做得挺快啊。”那天晚上,他在饭桌上跟小周聊起进度。
“主要是需求明确。”小周一边吃饭一边说,“用户界面简洁,功能不多但实用。关键是咱们这次没设那么多流程,直接上线试运行,有问题再改。”
“对,就是要边走边修。”刘好仃笑着夹了一筷子青菜,“有时候想太多反而干不成事。”
“刘哥,你觉得这次缩短评估周期,真能带来改变吗?”小周忽然问。
刘好仃放下筷子,看着窗外厂区的灯光。
“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填问卷吗?”
小周摇头。
“因为他们觉得说了也没人听。”刘好仃缓缓说道,“如果我们能让客户感受到,他们的每一条反馈都被重视、被回应,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,他们也会更愿意参与。”
“就像你说的,是对话,不是考试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这不是一次性的评估,而是一种持续的沟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