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渠道呢?”阿梅问,“我们现在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线上平台,线下几乎没什么存在感。”
“这个问题我也考虑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所以我们的第一步,是在几个重点区域进行试点推广。”
“哪个区域?”王姐问。
“选的是三个地方。”刘好仃调出地图投影,“一个是咱们品牌认知度高的城市A,一个是认知一般但消费力强的城市B,还有一个是新兴市场C。”
“这三个地方正好可以测试不同策略的效果。”阿梅看着地图,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分析框架。
“你负责这次试点的数据追踪。”刘好仃看向她,“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能看到反馈,不能盲目推进。”
“明白。”阿梅点头,已经在笔记本上画出了那个熟悉的漏斗模型,并在“信任”环节打了个问号。
会议持续到中午才结束,大家带着任务散去。
阿梅走出会议室,阳光正好,透过玻璃幕墙洒在走廊上,暖洋洋的。
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笔记,突然发现刘好仃在会议中途悄悄记下了王姐提到的那句话:“你们广告做得好,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下单的理由。”
她轻轻一笑,心想,有时候最真实的声音,往往藏在一句看似随意的话里。
下午的工作节奏很快,阿梅和小周一起梳理了第一批试点城市的资源分配表。
“你觉得这次策略能成功吗?”小周边敲键盘边问。
“至少方向是对的。”阿梅回答,“我们不再只是追求曝光,而是真正去理解用户为什么会犹豫。”
“那你猜刘总会怎么定促销方案?”小周好奇。
“他肯定不会走低价路线。”阿梅笃定地说,“他更喜欢用细节打动人心,比如产品故事、用户评价、还有那种‘刚好你需要,刚好我有’的感觉。”
小周点点头:“就像他之前说的,听见 ≠ 看见。”
“对。”阿梅笑了,“现在我们要做的,是让他们不仅看见,还想靠近。”
傍晚时分,刘好仃又召集了几个人开个短会。
“促销文案我已经改了几版。”他指着屏幕上的内容,“这里有个新点子,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。”
他指着其中一段:
“你可能听过我们,也可能刷到过我们的广告。但如果你愿意多看一眼,你会发现,我们不只是一个名字。”
“这个开头怎么样?”他问。
“很有代入感。”阿梅说,“像是在和用户对话。”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刘好仃合上电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