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行字。
晚上回酒店的路上,刘好仃一直没说话。小王偷偷看了他一眼,发现他眉头微皱,眼神却很亮。
“你在想什么?”小王忍不住问。
“我在想,咱们是不是太依赖‘标准’了。”刘好仃轻声说,“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‘非标’情况,我们得学会适应。”
“所以……我们要改说明书?”
“不止。”刘好仃嘴角扬起一丝笑,“我们要让当地人告诉我们,该怎么改。”
第二天一早,他们在商场门口设立了临时问卷调查点。小王负责发问卷,本地助理负责翻译,刘好仃则在一旁观察人群反应。
刚开始进展缓慢,很多人看了一眼就走开了。直到刘好仃亲自上前,笑着递上一支笔,说:“帮忙选个你喜欢的颜色吧,说不定下次来巴西,就能看到你挑的玻璃。”
这句话起了作用。几个年轻人停下脚步,开始认真填写问卷。有人甚至掏出手机拍下颜色样本,说要回去给朋友看看。
“原来卖东西也可以这么轻松。”小王感慨。
“不是轻松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让人觉得参与感强了。”
下午,他们在Instagram上开通了一个临时客服账号,发布互动问答链接。起初评论寥寥无几,只有几个点赞和转发。刘好仃坐在电脑前,亲自回复了几条评论:
“Q:这玻璃能抗台风吗?
A:我们没试过台风,但抗过12级风沙,结果还不错。”
“Q:会不会太贵?
A:价格是透明的,质量也是。”
慢慢地,话题开始活跃起来。有用户提出疑问,也有人分享看法。
“有个问题挺有意思。”小王指着屏幕,“有人说,这玻璃看起来不错,但不知道能不能适应热带气候。”
刘好仃沉思片刻,在纸上画了个表格:“回头让技术那边做一组环境模拟测试,看看不同温度湿度下的表现。”
“你是打算……”
“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喜欢不喜欢,还有能不能用,怎么用得好。”
当天晚上,刘好仃召集团队开了一次远程视频会议。深圳那边的技术人员也上线了。
“大家辛苦了。”刘好仃开场,“现在我把这几天收集到的信息汇总一下。”
他在屏幕上展示了几张图表:关于颜色偏好、安装难度、功能需求的分布图。
“问题集中在两点。”他说,“一是颜色不够多元,二是安装适配性有待提升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