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原料库,看看最近进的沙子有没有异常。”他对一组人说。
“你们去生产线,盯紧每道工序,特别是冷却和切割环节。”他又对另一组交代。
最后他看向小林:“你跟着我。”
“我干嘛?”小林一脸懵。
“你不是想学编程吗?这次正好练手,把最近的质量数据整理成图表,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。”
“啊?这就开始了?”小林有点慌张。
“你以为学习还得等明天?”刘好仃笑着拍拍他的肩膀,“现在就开始。”
车间里,老李拿着放大镜盯着一块玻璃看了半天,嘴里念叨:“以前哪有这么多事,随便擦两下就出货了。”
“那是以前。”刘好仃走过去,“现在不行了,咱们要的是稳定,不是碰运气。”
“可这样天天查,效率都不行了。”老李还是不太服气。
“效率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。”刘好仃拿起一块刚切好的玻璃,“你看这块,边角毛糙,透光不匀,就算快点做出来,最后也是废品。”
老李沉默了一会儿,点点头:“你说得也有道理。”
下班前,刘好仃召集大家开了个简短的总结会。
“今天一共发现了七个问题点。”他在黑板上写下数字,“包括原料颗粒不均、切割刀磨损、冷却时间不稳定……”
底下一片哗然。
“这些都是小事。”有人忍不住说。
“小事?”刘好仃笑了,“你们觉得是小事,客户就觉得是大事。”
他指着黑板上的数字:“这些问题加起来,就是影响我们口碑的大事。”
阿芳忽然插话:“有个客户反馈说,我们的产品边缘处理不够精细。”
刘好仃一听,眉头立刻皱了起来。他拿出笔记本,在“边缘工艺”四个字下面重重画了一道线。
几天后,质量管理方案初步成型。
“我们现在的问题,一半来自原材料,一半来自工艺流程。”刘好仃在会议上展示数据分析结果,“所以,必须双线并进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有人问。
“意思就是,短期内加强原材料抽检频率,同时组织工艺组进行技术复盘,找出优化空间。”刘好仃顿了顿,“质量不是一个人的事,是整个团队的责任。”
“那具体怎么分工?”阿芳问。
“我来统筹。”刘好仃说,“阿芳负责原材料这一块,小林和老周负责工艺改进,你们两个先搭个临时小组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