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上驰援,否则只怕河南局势早已失控。”
“至于军械的问题……”
趋利避害,世之常理。
开封城南,汉中军大营。
因此更没有多少的人想要加入万民军的队伍之中。
此时汉中军营的营外人声鼎沸,熙熙嚷嚷,一眼望去皆是攒动的人头。
陈望也不知道高名衡到底真是因为眼前征兵的景象而随口感叹一声,还是在隐晦的敲打着他。
陈望心中微突,前面的这么多铺垫,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一问题。
建奴掠边数十载,北国大地数次遭受荼毒,对于建奴,百姓自然深恶痛绝。
他虽然不通军事,但是也知道练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在汉唐之时,募兵条件极为严格,并非是什么人都能够当兵。
如果真的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,没有人想要造反。
这些民众,都是此前在开封城外讨活的饥民。
因此原先盘踞在开封城外的饥民并没有消失,他们之中只有少部分跟随着万民军一起离开,大部分的人仍然留存在了开丰城外。
“定下的兵额是两万三千人,但是从朝廷调拨而下的军饷却是只够一万五千人的用度,中间相差八千余人……”
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,完全是昨日官府有人向着他们传达了一条消息。
数以万计的民众,此时正云集于汉中军大营的前方,他们汇聚在一起,几乎铺满了整个开封城的南面。
出任河南巡按期间,弹劾贪官,严肃政纪,纠察不法,忠于职守。
“三个月的时间……”
从宋时开始,以文制武。
因此陈望甚至连中军帐都不需要踏出,便能知晓开封城内城外的舆论风向和发生的大小诸事。
当今天子更是金口玉言,将陈望与戚少保类比,嘉其勇冠三军之名。
毕竟“得民心”对于一名武臣来说,可并不是什么好事……
高名衡的能力或许不足,但是毫无疑问,他确实是一名正直的官员,一名有气节的人。
“此前曾听闻陈将军练兵有方,在汉中时曾任汉中卫指挥同知,分管练兵,离任之时,汉中数千卫兵面貌战力皆是焕然一新,后与闯逆作战也是颇有建功。”
过了许久,高名衡才重新振作了起来,不过神色之中却是难掩疲惫。
根本没有多少好的人家愿意去主动当兵,
愿意去当兵的人,十中有七八都是背负着官司的亡命之徒,或是实在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。
很多时候,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