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军的要求一条良家子,就断绝了很多人想要当兵的道路。
“各地募兵,皆是困难无比,应征者寥寥,但是今日陈将军募兵,各处百姓却是如潮而来,争先恐后,足以见陈将军之声威远扬啊。”
九边各镇征募营兵,很多时候,甚至会出现强抓壮丁的情况。
高名衡眉头微皱,这个时间说短也短,说长也长。
汉中军大营、营门之上。
骑乘在战马之上的汉中军甲骑,肩扛着明晃晃的马刀,驾驭着战马,虎视眈眈的环顾着四周。
在很多的话本之中,汉中军都被塑造成如同岳家军、戚家军都是那种军纪严明、为国为民的队伍。
在开封城,监察所甚至就有三个据点,在城内城外都有为数不少的坐探,还有许多拿钱办事的耳目。
万民军肆虐多地,灾荒又不断绵延,成为巡抚之后,所有的重担都积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。
“新募之兵起码需要训练三月有余,才能够初具战力,而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战斗,才能够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。”
开封一战,他们在战场上见过血,搏过命,也在城墙之上,看到陈望带着三千汉中军甲骑大破万民军,气吞万里如虎。
陈望没有正面回应高名衡所说的话,而是将事情的功劳推给了高名衡一些。
朝廷,要征兵了,征新军。
高名衡睁开了眼睛,转头看向陈望,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之后,他也做出了选择。
虽然高名衡大概率只是随口的一句感慨,但是陈望仍然是秉承着一贯的小心谨慎。
最先将陈望拿来和岳飞相提并论的话本,便是胡知礼指示监察所所作的,而后又传给各地,让话本故事广为流传。
所谓良家子,有恒产,身家清白,宗族干净,从未行不法之事。
高名衡的眉头舒展了些许,接着又皱了起来,如此反复了几次,最后全都化作了一声叹息。
高名衡果然也是同样皱眉,问道。
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,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,也成为了宋朝时期的典范代表。
陈望对于高名衡原先便有印象,在历史上,高名衡在初任官时,督民治水,赈济难民,政绩突出。
陈望双眉紧皱,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“不知道各镇营兵战力恢复需要多久,何时能够参与进剿,陈将军是否可以告知一二。”
毕竟,造反可是真真正正杀头的买卖。
陈望眼看着高名衡面上的表情变化,也将高名衡心中的想法推测出了一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