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曹操之所以会选择对付乌桓,同样也是因为乌桓人大量侵入幽州,使得他不得不出兵攻打乌桓。
可以说,乌桓反叛大汉是不可避免的,即便没有张纯和张举这样的人带头,乌桓迟早也会发动叛乱。
毕竟,如果他们不反抗,南下大汉,他们就只能在寒风中活活冻死。
同理,鲜卑如今内乱也是因为天气越发寒冷,草原上白灾不断,导致鲜卑因为资源不足而陷入内战。
谁都想要最肥美的草场,来养活自己的部落。
而扶持骞曼争夺单于之位,也不过是由头罢了。
草原上厮杀也是需要名分的。
小冰河时期,无论是草原还是中原。
注定了是一场动乱的时期。
而乌桓反叛,幽州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,与幽州仅有一山之隔的并州又岂能坐视不管?
一旦大汉真的对并州发起进攻,那么李渊绝对不会介意在大汉的后方再掀起一场混乱。
这便是李渊如此自信的根源所在。
“大将军,绝不能将希望寄托于汉军自己犯下错误!战场形势本就错综复杂、瞬息万变,我们根本没有赌博的资本。一旦战事拖延日久,并州的粮草供应必定会出现问题!”
阎忠一脸凝重地看着李渊,言辞恳切地说道。
不知为何,阎忠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,他总觉得大将军似乎有一种有恃无恐的态度。
大将军似乎把汉军想得过于简单了,完全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。
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!
阎忠暗自叹息,他实在无法理解大将军这种莫名的自信,这让他心里感到非常没有安全感,仿佛这场战争只是一场儿戏一般。
难道大将军也开始心生骄纵之情,变得目空一切、狂妄自大了吗?
阎忠凝视着大将军那张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面庞,心中不禁涌起这样的疑问。
的确,大将军毕竟还只是个年纪轻轻便声名鹊起的少年英才而已。
年仅十九岁的他,却已经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,这无疑是一项惊天动地的壮举。
即便是阎忠自己,在年少时若能拥有大将军如今这般地位,恐怕也难免会对汉军产生轻视之意。
阎忠心中暗自叹息,眼神也随之变得有些黯淡无光。
或许,大将军真的需要经历一场惨痛的失败,才能让他重新找回三年前那睥睨天下、气冲霄汉的大将军风采。
然而,阎忠很快便回过神来。作为大将军的谋士和